|
对项目法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的点滴思考 |
|
来源: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网 作者:王勃 日期:[2006-3-6] |
|
2、专业夯实、改进痼疾
夯实的专业工作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基础,但鉴于以往工作中,屡屡出现的专业"层面"不融,成本数据难以清晰剥离"汇总时间差"、"稽核口径差"等痼疾,我们在专业基础工作中应做出必要的改进,至少:
1)从项目预算的测算口径,从成本支出的核算口径3,其专业成果在结构、形式、深度上应达到单位工程、甚至分部工程的层面;
2)专业软件支撑下的精确4稽核是财务管理的必须,但针对成本核算目的而精心构建的系列辅助台帐,会更有助于检视财务支出与工程子项目间的勾稽关系,应强化之。再而,我们的专业工作重点,也应从传统的日常业务中"跳"出来,用更多一些的精力与热情,关注成本核算,关注成本差异分析;
3)算量--套定额--取费--进材差的传统施工图预算模式应该再进一大步:
子项目的直接费测算要更接近实际成本支出、子目的集合与归属应更贴近成本--进度核算的需要、在工料机的限额用量统计上要作出更灵活的数据组合与后处理的方案……。
这里,实价回摊法成本预算5,WBS6结构体系的工程量计量与子目套价,子目含量下探修正法的种种办法,都将为我们达到上述目的提供技术解决的可能。
4)传统的下行合同管理、特别是合同策划宜走到总价限额、工程量清册计量的结算模式上来,这样便于提取过程"合同执行成熟度"的资讯7;
5)物资专业在抓好比质比价、节奏进货、验收保管等重要环节的同时,需多投入些精力,在后台管理上面,特别是在材料出库的项间分摊,在月度、季度的假退料盘点,在成本"暂估",在库存盘点的帐实校验上面再提升一些工作质量,以获取事半功倍的工作绩效。
3、强化软硬件支持,构筑程式化核算环境
成本核算的工作基础是数据,成果还是数据,为了"更高、更快、更强",这里大有投入计算机软硬件支持的必要。
硬件支持方面,内部局域网的建设十分必要,因为它是专业间、层面间数据共享的传输基质;而软件方面,宜多借鉴、多应用商品化的成熟套件,因为在每套著名的成熟软件背后,都蕴含了十分进步、丰富的管理理念,这于我们开拓管理思维,大幅提升工作层次、固化程式管理环境大有裨益。
软件使用的同时,仍须注意其适应性功能的再开发工作。尤其在优秀的商品软件未得投入,或口径、功能有所不达的时候,在软件外挂接数据后处理包不失为一种阶段性的解决办法。
4、数据偏颇,效率为先
这里强调的是,成本核算工作的意义更在过程的真实信息反馈,因此,其数据的时效性非常重要,每月25日卡盘的话,那么在5个日历日内,应完成核算数据、初步意见分析的整理工作,出月度成本暂估表应是个好办法。对项目而言,在纯管理费用上的暂估、快进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过程管理,效率为先"。
三、从责任统一体的高度出发,构建成本流的信息沟通子系统
沟通是一切组织"统一目标,协调运行"的基础和纽带。
工作中,必须引以警示的成本差异信息不仅仅显现于核算的过程,事实上,他们更多地游走在寻常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将已知的(成本)核算信息化为切实的收效,为了及时地将施工进程中的成本疑点强化为的纠防行动,我们必须大力加强专业间、层面间成本信息的双向沟通工作,特别是应大力倡导"成本信息第一时间享有者"与组织其他干系成员的主动沟通:
分页:[1] [2] [3] [4] [5] [6] [7] [8] [9]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