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品应用 | 工程撷影 | 项目管理 | 施工技术 | 工程监理 | 工程养护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施工技术 >> 其他 >> 正文
·土方工程 ·筑山工程 ·理水工程 ·园路工程 ·种植工程 ·其他
 

 

《红楼梦》中“大观园”之现代诠释
 
来源:城市规划学刊 作者:郑孝正 柴大方 日期:[2010-9-17]


    这个槛外人,有自己完美的世界,外人难于侵入。

    在水下,她被自由畅游的鱼儿包围着。然而她自己却如鱼缸里的鱼儿,只能看着别人自由的生活,自己却怎么也跳不出这个牢笼。“临水羡鱼”,中秋月圆之夜,她离开蒲团,到庵外闲步赏月,并参与了黛玉、湘云的凹晶馆联诗,续出了“空帐悲文凤,闲屏掩彩鸳”、“芳情只自赏,雅趣向谁言”这样的不安于寂寞的诗句。

    她的这个“完美”世界同时也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一旦这个“玻璃鱼缸”有哪怕一处小小的裂缝,那么她的世界就会立刻彻底毁灭,她也终于无法保持贞洁,没能逃脱“终陷淖泥”的命运。

    4.3.5李纨与三春——稻香村与秋爽斋、廖风轩、紫菱洲(图10)

 

    图10

    李执是大观园中唯一已婚的人,曾沾染了男人之浊,让她依山而居更靠近泥土。设计成这样,感觉还不够。笔者由从垂直方向上找关系,把她的稻香村埋入半地下,既代表了她与“泥土”最为密切的关系,也象征了她生活的状态“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第四回)

    4.3.6宝玉——怡红院——自由逍遥(图11)

    图11

    在笔者的设计中,他的院落与余者皆不同,外围呈圆形。他的房子是一个自由的形体,说不清是怎样的形状,外围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形,那象征了贾政等人对他的约束,他有时可以做到表面上的妥协,去读一点书。实际上,在表面规矩的形体之下,依然是那自由流动的线条。

    他虽然不在主次任何一条的轴线之上,但他实际上是这个理想世界中一切秩序的参照物,每个人都与他有或近或远,或亲或疏的关系。圆形没有明确的方向性,从外面看不出他究竟心向何方,而实际上他心里再明白不过了。在两层不规则墙体之中,是几棵竹子,是他挚爱的黛玉。

    4.3.7水下空间(图12)

 

    图12

    这个所在是曹雪芹所描写的大观园中原本没有的,是笔者在“现代”大观园设计中开辟出的一个水下空间,一个女儿国里的太虚幻境。

    水下空间与正殿大小相当,位置相对,一个地上,一个水下。正殿是宝钗李纨等人的向往,而这个不为外人所见的水下空间是天真烂漫的女儿们的世外桃源。

    从入口进入,设计把人首先引入一个林荫小院,然后穿过一条“隧道”,接着走上宝黛之间的一条南北向的小径(栈桥),顺势插入水下,通向水下极乐空间,这一个序列是用现代建筑的语言描绘的如“桃花源记”(我国尽人皆知的古代文人的乌托邦幻想)中那样一条通往“世外桃源”的迷人路径。

    在这个晶莹剔透的世界向上观看时,透过水与玻璃的双重折射,园中的建筑与景物更蒙上了一层迷幻的色彩,正所谓“太虚幻境”。

    这个设计的想法受到了贝聿铭著名的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启发。玻璃金字塔是“大卢浮宫”的中心,也是卢浮宫新的入口。它不仅解决了整个博物馆的交通流线和地下建筑部分的采光问题,补充了大量的公共空间,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身在地下部分的卢浮宫,参观者依然能够透过巨大的玻璃金字塔从各个角度看到卢浮宫精美的外立面,有动态的视界以体会空间,时刻感受到自己是置身于这座伟大的建筑之中,这种借景的手法赋予整个博物馆以内在的一致性,是第二帝国的壮丽与现代精致的完美结合。而不是钻入黑暗的地下,没有方向感与场所感。

    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在这个水下空间,光线透过水面,透过似有似无的玻璃,园内的景物显得迷幻而飘渺,叫人遐想。

    5后记

    曹雪芹在他的巨著《红楼梦》中创作出的“大观园”这个艺术形象的生命力之旺盛是有目共睹的,时至今日人们对它依然津津乐道。但是,目前的许多研究与争论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大观园的古典式的园林建筑布局的研究,更多的是对曹雪芹对园林艺术的精通的赞美,与今天的建筑学的诸多原则的相似之处,而对于大观园这个艺术形象的构思对今天的建筑设计的启发几乎没有论述。所有这些都是促成笔者侧重于建筑设计的构思与方法的起因,笔者试图把从曹雪芹先生那里学到的艺术创作方法运用于今天的建筑设计,不仅开拓了思路,而且对“建筑”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此文并不是也不可能是对大观园的精确的诠释,毕竟历史的车轮依然滚滚向前,对大观园的认识也永远没有终点。但如能引发建筑师及相关人员对当今发达的技术条件下的建筑设计的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能够为广大建筑师的深入探讨抛砖引玉,这也许才是笔者的初衷和真正意义所在。

    2002—08

    参考文献

    ①冯其庸,重校<八家评批红楼梦>.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08,p1

    ②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③李希凡,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香港,香港中华书局,1973—10,p10

    ④同②,p18~19

    ⑤同②,p33

    ⑥同②,p2

    ⑦陈从周,梓室余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05,p9

    ⑧戴志昂,谈红楼梦大观园花园.建筑师,[1]

    ⑨关华山,红楼梦中的建筑研究.境与象出版社

    ⑩徐恭时,芳园应赐大观名——红楼梦大观园新语.1980

    (11)张良皋,红楼梦大观园匠人图样复原研究.建筑师,[90]

    (12)郑时龄,建筑批评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02,p70

    (13)同①,此段引文均见第十七回

    (14)ReneWellekandAustinWarren,TheoryofLiterature.AHarvestBook,1956,pp210-211

    (15)庚辰本第四十六回,转引自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

    作者简介:郑孝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柴大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生

推荐阅读:

《红楼梦》大观园图正解——道教易学象数的艺术积淀探秘之一

《红楼梦》中大观园的造园理念

园林绿化的三个误区

日本园林的特点及启示

分页:[1] [2] [3] [4] [5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毛怡群
相关内容
· 《红楼梦》大观园图正解——道教易学象数的艺术积淀探秘之一
· 《红楼梦》中大观园的造园理念
· 由园林建筑看红楼梦
· 小议《红楼梦》大观园的园林艺术
· 《红楼梦》与清代园林
· 《红楼梦》大观园图样分析与中国园林建筑特色(图)
· 生态化:现代园林发展的旋律
·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预算管理作用
 文章搜索
关键字  
类别一  
类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