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养护 |
杭州西湖地区改造的景观保护规划研究(图) |
|
来源:《规划师》1999(2):57-63 作者:王紫雯 日期:[2006-2-28] |

图8北山地区历史建筑物细部特色
·栏杆:带有各种雕刻与艺术加工的栏杆是该地区建筑细部设计中最为显著而又普遍的特征,起装饰与点缀作用。欧式建筑与大部分中西结合的建筑采用19世纪中叶与“爱奥尼克”柱相对应的花瓶式柱形图案,大多为灰白色混凝土小石柱形;而中式栏杆大多为棕红色木制品,形式类同瓶式(条状雕刻花纹)。这些栏杆设置在不同的开放与半开放空间,如阳台、窗台、屋顶平台、门前台阶等等;就象是女人服装上的装饰物,点缀在各建筑上形成相互呼应的重要标记,形成该地区整体的和谐,同时也成为独特的人文景观要素。
以上建筑细部的特点不仅在北山地区表现突出,而且在其延伸地区,如岳坟、苏堤、孤山及平湖秋月、六公园等近邻面湖区域的许多历史建筑物(如北山路95号、跨虹楼、蒋庄、浙江图书馆藏书楼、俞楼、明鉴楼、湖畔乐园小楼等),就连解放初期建造的杭州饭店也采用了类似的手法,使面湖区域的建筑景观既丰富多彩又保持了整体的和谐美。
以上就是杭州面湖地区改造前期的调查与研究,利用景观规划的理论探讨了区域景观的特色评价方法:通过视觉景观容量分析,掌握对象地域的环境特征,就象了解服装对象“人”的天然气质与体量一样,以确定开发容量与景观制约因素,以便“扬长避短”,有效地控制开发规模,达到最佳的土地利用效果;传统街区的视觉变换韵律及历史建筑物的细部特征与分布规律的研究,就好象对着装人的整体形象设计一样,研究整个研究区内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新老建筑物之间的协调设计手法,为该地区改造及整体环境设计提供景观保护与历史延续的科学依据。
当然,服饰打扮可以随意更改,但是城市建设却是百年大计,不能任意改变的。一旦形成,将导致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影响后果。所以,对于城市重要区段,在改造、建设前期进行调查研究,在环境设计上认真下点工夫是十分必要的。
21世纪将是人们个性化发展的时期,城市、街区的景观建设应与人们着装一样,只有保持自己的独特风貌才能显示自己永恒的活力与魅力;让我们共同为创造多姿多彩的城市环境而努力,让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有情趣、更美好! 分页:[1] [2] [3] [4] [5] [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