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建筑立面细部设计特征:
建筑立面的细部结构设计是形成街区特色的重要因素,也是维护景观整体协调的重要手段,法国等欧洲国家在旧城改造中,都依靠景观规划的原理,采用相互呼应的细部设计手法,达到新老建筑整体形态的协调性(图7)。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北山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籍、不同业主的各种建筑之间正是采用了以下类似的细部设计手法,使它们彼此协调和谐,并形成该地区独特的人文景观,并为我们后人提供了改造的依据。

图7建筑细部的整体设计手法
(1)开口部线形特征
大部分历史建筑物的门、窗等开口部的表现形式采用竖向线形方式,采用狭长的长方形窗户或少数带有圆拱顶的门洞等结构形式。其宽高比均小于1,整体呈现细长的小尺度特点,与保叔塔纤秀的体型相对应,也使各个不同建筑立面形成彼此间的统一。
(2)采用建筑细部的艺术装饰手段形成整体协调性
该地区的大部分建筑都设有开放与半开放的建筑空间。如各种阳台、走廊、屋顶平台,甚至庭园外部的阶梯式平台等。它们既是室内居住者的活动空间,晒晾衣服的必要场所,更是眺望西湖山水美丽景色的好地方。尽管这些开放与半开放空间在各种建筑物内设置的位置不同,大小不同,材料与形式也不完全相同,但是它们都采用了相互类似的建筑细部的艺术手法。最明显的是走廊上用来分隔空间与承重用的“柱子”及各种阳台、平台、石阶、窗台上作为围护与建筑装饰用的“栏杆”。它们与以上狭长开口部的设计手法一起使不同国籍、不同业主的建筑保持相互之间的默契,形成整体的协调。
·柱子:区域内的许多中世纪欧式建筑及大部分中西式建筑的柱子采用“爱奥尼克”式,即檐头上有雕刻装饰(图8);而大多数中式建筑采用圆柱,在与梁的交结处也有龙头凤尾等的木雕檐头,在寺庙建筑中尤为突出;一般的中式或中西式建筑中采用简单直柱,有木制的或混凝土浇铸的。
分页:[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