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养护 |
杭州西湖地区改造的景观保护规划研究(图) |
|
来源:《规划师》1999(2):57-63 作者:王紫雯 日期:[2006-2-28] |
3.3.1历史建筑物的分布特点:
从视觉景观容量的分析中已知,北山地区分成了“A”形区与“B”形区两个不同视觉吸收容量的空间区块;而实际上,现有的历史建筑物非常自然地符合这一规律:“A”区间的建筑体量都比较狭小、瘦高,且大部分是中式建筑,与保叔塔相协调,仅在远离塔的东头入口处才有欧风建筑,但体量也是小巧玲珑,整体和谐。西侧“B”形区的建筑体量、尺度相应比较大,以老新新饭店l、2号楼为主体的欧风建筑明显增多,其中大量带有欧风的中西式建筑成为东西A、B两个区间的纽带,使它们形成一个整体,非常和谐。山坡上有不少别墅建筑,十分自觉地遵循了视觉景观容量的制约,隐蔽在凹地及绿林丛中,点缀了自然,保持了与西湖风景相协调。(现已有个别新建建筑破坏了西湖风景。)
3.3.2建筑物外观整体特点:
(l)基本色彩以黑、白、灰色为基调,门窗框等为深红色;使整个地区呈现素雅、安静、神圣的气氛。体现了以西湖山水自然景观为主背景的特色。
(2)大部分历史建筑物是坡屋顶,中式建筑大多为两向分坡,中西式与部分欧式建筑为四向分坡,只有老新新饭店的两个主楼是平屋顶,但是,也都在上部设置了欧式尖塔顶,保持了与山体及保叔塔的协调与一致。
(3)临街建筑物的设置方式均为开放式,即建筑物之间是非连续的,有一定的空间,使各种建筑呈现小体量、各具风格变化的景观。大部分正面朝街、拥有阳台、平台及围墙(图5、图6)。

图5北山街的各种围墙
图6筑物设置形式
分页:[1] [2] [3] [4] [5] [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