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养护 |
城市改造问题研究 |
|
来源:世界经济网 作者:王君 日期:[2006-4-7] |
加利福尼亚州的《规划、区划和开发法》(Planning,ZoningandDevelopmentLaws)对实施总体规划的手段和工具做了具体的阐述,认为引导城市规划实施的手段基本上可以分为3大类。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所涉及到的主要政策是指为了保证城市总体规划能够得到全面实施而制定的各类政策的总和,因此,这类政策涉及到城市的各个方面。
6.4城市改造项目资金的筹集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改造方面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的匮乏。由于过去的政策偏差,忽视了城市房地产的价值,政府在城市房地产方面的收益多年处于冻结休眠状态,潜在的土地级差效益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城市建设除了国家极其微薄的拨款外,没有任何可靠的属于自己的财政收入来源,因而在城市改造方面显得无能为力。
改革开放以来,建立市场经济,彻底摆脱了我们自己身上的禁锢,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和房屋商品化,推动了房地产市场发展,并使之在流通中开辟了可靠的收入来源,从而使城市建设能够实现“增加上地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增大土地收益——增加土地投入”的良性循环。近年来,各地不懈探索。不断创新,结合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尝试,使筹资方法和融资体制呈现多样化、多元化,对全面启动城市改造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从地方财政预算资金直接拨款、土地有偿使用及其他筹资手段三个方面对城市改造资金筹集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6.5城市改造的公众参与问题
从目前现实状况看,不少地方倾注全力广开渠道筹措资金,却往往忽视了“社会参与者”的诀定性作用。实际上,旧城改造中的土地征收、房屋拆迁补偿、住户安置、改造计划的执行、日后的维护管理等诸多方面,均与市民的产权和生活居住权密切相关。而且,随着市民维护自身权利意识的加强,市民亦迫切需要参与到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改造之中。说到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规划者和决策者,同时又是发展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人是一切发展的最终目标,其他发展都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或机会。
公众参与不是一种公众对城市规划结果的被动了解和接受,而是对城市改造过程的主动参与,同时也是一种观念和思想的交流和整合的过程。
6.6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直接面向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它强调地理信息或空间信息的获取、处理、管理与分析。在城市学中,它在城市规划领域得到大量应用,在城市交通、公安、消防、供水、煤气、电信、地籍管理、抗震、防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将成为城市改造的一门重要工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规划和管理领域,传统的规划技术和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城市飞速发展的需要。多年来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工作一直以传统地图的形式表达和使用,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是对现状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工作相当复杂和快速处理等问题难以做到,往往主观随意性大,造成决策的失误。为适应我国现代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中心必须寻求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使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走上自动化、定量化、科学化的轨道。近年来,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成为我国城市规划的一个热点问题,可谓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一个新迹象。
分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