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养护 |
城市改造问题研究 |
|
来源:世界经济网 作者:王君 日期:[2006-4-7] |
4.3城市改造策略:三种典型域市功能区的改造
这一部分重点总结了旧居住区、中心区和历史文化区这三种城市功能区的改造策略。旧居住区可以分为有机构成型、自然衍生型和混合生长型,不同的居住区其形成机制和存在的问题均有差异,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旧居住区采取不同的整治与改造措施。现代城市的中心区具有中心性、高价性、积聚性、流通性和可达性的特点,中心区的改造与功能重构要从城市总体布局的调整和拓展以及中心区的结构调整和完善两个层面来考虑。历史文化区的保护与改造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另辟新区,保护古城;古城格局的保护;环境景观特色的保护;结合旅游资源开发的保护;精心城市设计。
4.4城市化中前期阶段城市改造二般问题:新挑战下我国的对策
我国与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城市化水平基本上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前期或中期阶段;而且,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是在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来解决全球化、信息化和生态保护的挑战带来的新问题。因此,总结新形势下城市化中前期阶段的城市改造的一般问题,无论是对我国还是对其他发展中国家都非常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由于讨论的是城市化中前期阶段的城市改造,因此,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广义的城市改造。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本部分主要以中国为例展开研究。
处于城市化中前期阶段的我国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要搞好城市改造并应对新形势带来的挑战,必须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这十个方面的工作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也具有一般性;一、建设若干个世界级(国际性)城市;二、重视城市连绵区的建设;三、构建大都市地区行政体制:四、鼓励和推动城市化进程:五、正视郊区化现象,逐步完善城区发展政策;六、加快城市间快速通道网建设;七、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的宏观调控;八、分区制定城市化发展策略;九、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正确处理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十、建设与国力相匹配的国家城市体系。
分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