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2 多功能调蓄设施断面示意
由于设计的暴雨发生概率很低,在达到安全排洪减涝和雨水利用目的的同时,使城市稀缺的土地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多功能利用包括创造城市水景或湿地、为动植物提供栖息环境、改善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增加地下水补给、创造城市公园、绿地、停车场、运动场、市民休闲集会和娱乐场所等。
近二十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在城市雨洪的科学化管理领域(包括防洪涝、治水、雨洪资源利用、雨水径流的污染控制和城市生态修复等分支)取得很大的发展和成效,创立了比较系统的科学与技术体系。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的多功能调蓄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日本由于国土资源的稀缺和多发性水灾等自然因素,是提倡实施多功能调蓄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在日本,这种设施大致经历了以下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1)准备期:时间主要集中在70年代,这段时期主要是对多功能调蓄设施进行一些研究和示范性的应用。
(2)发展期:时间主要集中在80年代,这段时期主要是对多功能调蓄设施开展更广泛地应用并进行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3)飞跃期:时间主要集中在90年代,这段时期多功能调蓄设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运用,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分页:[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