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绿化在北京实行的可行性研究 |
|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2-8-27] |
|
4.1.2屋顶绿化的经济效益
1)发展屋顶绿化、做屋顶花园,让灰白色的屋顶“沙漠”变为“绿洲”,不仅能够提升整个楼盘档次,还可以让屋顶变为“金顶”。有些人认为屋顶绿化只花钱不赚钱,这是一种误解。崇尚自然成为当今潮流。
2)屋顶绿化出现在都市,意义已超越了时尚。在空中不占用土地的高科技绿化形式出现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市,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给需要大量绿化用地的宜居城市增添绿色风景线,还可以缓解绿化用地与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
3)屋顶绿化不仅可以减少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碳,还能减少屋顶建筑材料的热辐射和城市的热岛效应,降低空调用电,同时种植基质吸水功能还可以把大量降水储存起来,有效蓄积与利用雨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压力。
4.2观念及实用分析
1)专家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搞屋顶绿化,因为屋顶绿化与区域内的楼宇条件密切相关,同时也需要政府合理规划,在企事业单位中形成长久的动力和机制。另外,在适合搞屋顶绿化的地方,法制化的管理体系也要跟上。
2)市民支持率低,主要原因是观念问题及绿化技术与成本之间的竞价问题,以及高的技术成本和普通市民经济承受力问题。即使政府出资建设管理,也只有平均48.3%的市民愿意搞屋顶绿化。如果需要市民掏腰包,同意率更猛跌至2017%。不支持的市民中,大部分人是怀疑屋顶绿化的安全性,即除防渗漏、承载问题外,还应该包括排水问题、高空坠物问题。
3)从开发商的角度要追求低成本、高利润、高卖点。用户喜欢品质相对高尚、价格相对低廉的商品。以后的趋势是发展智能建筑,合理利用各种天然资源,可是现在的形式很不乐观,假如做设计房型的时候添加一套智能设备,原每平方米需要一千多元,加一套设备就变成三千多元,那么意味着每平方米的价格就要提升很多,相比之下竞争能力就不行。
4)防水处理的成败直接影响屋顶花园的使用效果及建筑物的安全,一旦发现漏水,就得部分或全部返工。所以防水层的处理是屋顶花园的技术关键,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4.3实现屋顶绿化的必要因素
1)因地制宜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屋顶绿化的推广。北京的屋顶绿化受天气干燥,冰冻期长,春季风大等气候条件限制,不利于植物在屋顶上生长。因而要利用本土、耐寒、耐旱、抗风的绿植及技术。
2)技术因素
屋顶绿化要求的技术因素很多:屋顶载荷能力、防水层渗透问题、栽培基质问题、栽培植物选择问题等。屋顶载荷能力关系到建筑安全问题,与之相关的是栽培基质的类型,如果使用大量的壤土势必会增加屋顶的负重。在屋顶防漏上,由于植物的根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特别是树根,年代越久,扎的越深,而且会分泌具腐蚀力的液汁,会对防水层造成长期的破坏。屋顶绿化防漏还存在一个难点,由于屋顶被土壤和植物覆盖,如出现渗漏,很难找出漏点。
3)量力而行
屋顶绿化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实行起来应根据实际的财政情况和需要适度地发展屋顶绿化,在制定工程项目前应该进行全面完善的调研,以免劳民伤财,出现类似“广场风”、“草坪风”的现象。
4)用之于民
在公共建筑的屋顶建造的“空中花园”,应该向全社会开放,让普通百姓都能欣赏到美丽的空中景观。否则屋顶绿化的效果及价值不能全面体现。
4.4管理与维护
管理与维护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技术、政策和资金方面。有效的维护是保证健康而美丽的屋顶花园能够发展的关键。如果技术可以保证,无论是专业人员维护还是用户自己维护,则焦点集中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现在的问题是反映在成本方面技术部分归开发商,护理部分归用户。
屋顶花园建成后的养护,主要是指花园主体景物的各类地被、花卉和树木的养护管理。当然,还有屋顶上的水电设施和屋顶防水、排水等的管理工作。这项工作一般应有园林绿化种植管理经验的专职人员来承担。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注意不得任意在屋顶花园中增设超出原设计范围的大型景物,以免造成屋顶超载。在更改原暗装水电设备和系统时应特别注意不得破坏原屋顶防水层和构造处理。更不得改变屋顶的排水系统和坡向,并应保持屋顶园路及环境的清洁,防止枝叶等杂物堵塞排水通道及下水口,造成屋面积水,最后导致屋顶漏水。
屋顶绿化还应注意各专业、各工种的配合。屋顶造园决非仅是在屋顶上摆放几盆花、造几个花池和核算一下屋顶结构承载能力的问题。屋顶花园绿化的各项技术要求均与建筑、结构、水电及环境设计有极密切关系。建筑构造中屋顶防水问题至今仍困扰着建筑业,建造屋顶花园给建筑防水提出新课题和困难。结合屋顶花园问题彻底改革屋顶防水构造体系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屋顶花园对于结构设计,除要求增加屋顶荷载外,还对建筑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提出新的要求。结构工程与园林工程相配合应在满足造景需要的前提下,尽量使较大的集中荷载设置在柱顶或大梁承重墙上。同样,屋顶造园对水电暖等工种也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如屋顶绿化的浇灌、喷灌、水体等的供水排水;屋顶照明及少量设备供电;有的甚至要求在屋顶上设置小型温室,这就需要冬季供暖。
因而,建立日常和长期屋顶花园维护中心对于屋顶花园的生存很有必要。维护中心不仅提供日常和长期维护管理,还可提供技术支持、专业管理。
5结语
推广屋顶绿化首先要从规划开始就融入屋顶绿化的理念,为屋顶绿化建设创造前期条件。在政策方面建立强制性法规,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如空间绿化优于平面绿化,因而从规划上占绿化率的比例予以提高。政府可以像粘土砖、散装水泥一样建立奖励基金,奖励屋顶绿化及“平改绿”。
从设计标准对保温节能、绿色住宅、蓄水功能融入新的标准,同时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屋顶绿化要考虑屋顶承重问题;②屋顶绿化要考虑渗漏排水问题;③屋顶绿化要考虑设计问题;④屋顶绿化要考虑屋顶环境恶劣植物成活难问题;⑤屋顶绿化要考虑栽培基质问题。⑥屋顶绿化要考虑植物及色彩搭配问题;⑦屋顶绿化要考虑管理养护及安全问题。
从施工方面,高新技术对园林工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对机械化设备如垂直运输等要求提高。
从造价方面,设计、材料、施工及后期管理造价提高,保温节能、防水可综合考虑,性能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从后期维护管理方面,推向大众化,人人都为辛勤的园丁,人人均提高绿化意识,人人都为首都添绿。
屋顶绿化前景十分广阔。虽然每幢楼房的屋顶面积十分有限,但成千上万座高楼大厦的面积相加起来,十分可观。屋顶花园不仅要在公共建筑、写字楼上推广,而且要在居民楼上推广。屋顶绿化需要绿化、住宅、规划等各部门的共同协调,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需要加强对屋顶绿化的宣传,做好养护管理等配套工作,清除市民的思想顾虑,才能变屋顶“荒漠”为“绿洲”。
参考文献:
[1]DB11/T28122005屋顶绿化规范[S]1北京,2005.
[2]DB11/36622006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规程[S].北京,2006.
[3](日)财团法人都市绿化技术开发机构.屋顶、墙面绿化技术指南[M].谭琦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EdmundC.Snodgrass,LucieL.Snodgrass.Greenroofplants:aresourceandplantingguide[M].Portland:TimberPress,2006.
[5](英)哈勃,(英)史蒂芬.屋顶花园、阳台与露台设计[M].吴晓敏,钟山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黄金锜.屋顶花园: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7]建筑产品选用技术·建筑、装修[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8]EarthPledgeFoundation,Leslie(FWD)Hoffman,William(FWD)McDonough.Greenroofs:ecologicaldesignandconstruction[M].SchifferPublishing,2004.
[9]NigelDunnett,NoelKingsbury.Plantinggreenroofsandlivingwalls[M].UnitedStates:TimberPress,2004.
[10](日)日本建筑学会.建筑与城市空间绿化规划[M].蔡于胜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1]TheodoreH.Osmundson.Roofgardens:history,design,andconstruction[M].NewYork:W.W.Norton&Company,1997.
[12](美)西奥多·奥斯曼德森.屋顶花园历史·设计·建造[M].林韵然,郑筱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3](日)輿水肇.建筑空间绿化手法[M].张延凯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推荐阅读:
制作水泥手工塑石假山注重的特点
试论大香樟移植的关键工作
植物景观意象设计研究
音乐喷泉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简介及其节能效果 分页:[1] [2] [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