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品应用 | 工程撷影 | 项目管理 | 施工技术 | 工程监理 | 工程养护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施工技术 >> 其他 >> 正文
·土方工程 ·筑山工程 ·理水工程 ·园路工程 ·种植工程 ·其他
 

 

现代城市中自然式园林的审美与营造特点
 
来源:《现代园林》2007年第一期 作者:于向雄 高鹏 日期:[2009-9-14]

    摘  要:分析现代城市中人们对景观的普遍审美心理,针对现代城市中自然式园林的特点,阐述其营造原则和手法。

    关键字:风景园林;自然式;综述;审美;营造

    一、自然式园林的审美

    1、美感的形成 

    人类的审美意识是在长期的适应自然与理解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人类对自然美的欣赏是出于基因中所沉积的审美本能,而无需绞尽脑汁的思考,此亦为美感的第一特征:个人直觉特征。

    如果美感是需要在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和判断后才能体会到,那势必是不稳定的,因为形成这种美感的逻辑推理等人类理性操作,会随时代发展和价值取向而存在变数,同时也不易广为接受。

    2、园林美应体现自然的人化 

    中国古代哲学倡导的“天人合一”,要求人的内心世界与大自然完美的结合。而海德格尔也曾提出“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的感言,自然的人化,基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融合了诗情画意的自然。自然美亦有野性的一面,只是园林艺术不同于电影、绘画等其它艺术学科,荒芜、残酷与恐怖并不适合社会化的动物“人”的多数审美观念,在城市环境中便不应体现了。

    深层次意义上的园林美,是在大自然景观范畴内营造符合人类生存及审美的艺术境界。景观设计中对自然因素进行组合,将自然美以人工手法进行凝炼、抽象、取舍和概括。虽由人作,“浑似”天开,已属不易,但“宛自”天开的意境更为难得,“宛自”二字,体现了人对自然美的理解融汇和总结提高。

    3、被广泛接受的自然属性园林景观

    西方古典园林中整体轴对称的布局及植物几何造型的手法,其实是建筑设计的外延,不能归于严格意义上的园林植物造景范畴。在规则式的园林中,人类自身强力意志得以体现,以逻辑的艺术构成对审美心理造成巨大冲击,于是人们心理上的征服欲得到激发,获得很强烈的成就感,但却很难得到自然景观所带来的归属感,借用孔子的话就是:尽美矣,未尽善也。19世纪以后,西方园林在汲取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后,创建了“风景园林”,着重体现自然属性已成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当近代人类意识到征服自然的荒谬,以及和谐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重要性的时候,体现自然属性的园林终于得到了多方面的认可。

    4、现代城市中自然式园林与古典自然式园林的差异

    中国古典自然式园林是一种意向型的艺术形式,它的核心在于当时造园者对自然山水的认识形态和抽象理解,其不可避免的受到生产力和时代的局限,此外古典园林的服务对象也只是寥寥数人,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当时的一些造园思想、价值取向并不符合现代人的观念,这便要求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必须锐意发展。

    时至今日,人类文明巨大的更新和发展,使得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审美心理和审美趣味也随之改变,这便要求现代城市中的自然式园林,必须以现代人对自然美的理解和认识为基础,对自然美进行抽象和概括,即余秋雨先生所提出的对古老艺术形式的现代阐释。比如生态的观点,古人认识不到,而作为当今的园林设计者,则应将其作为自然美的一种内在逻辑进行考虑了。

    二、营造原则

    本文从人的体验、自然生态两个角度阐述现代城市中自然式园林的营造原则。

    1、自然生态

    无论是在怎样的环境中营造,园林景观都与自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只是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景观行业,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后者,占据了首要的位置。

    城市中自然式园林营造的根本任务,除了展示给人们自然形式的美,还有一点就是调节人居环境中的生态平衡,这同时也是自然美得以展示的前提。

    城市景观中的生态原则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梦想,它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而日益清晰,从社会主义运动先驱欧文的新和谐工业村,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生态城市及可持续城市。这个梦想就是自然与人类文明、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的融合,让科学的生态自然构成融入到人的生活之中,让人们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的过程。

    单纯从景观营造角度考虑,生态原则也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规则式的景观易滞于呆板,而自然式的园林往往流于散漫。在对自然式景观的控制方面,除了设计者有意为之的设计手法的控制,生态的营造原则也同样可以发挥作用,并且这是基于自然景观内部的一种潜在秩序,较人为的控制更为科学合理,不露痕迹。

    2、人的体验

    园林设计的核心内容不是一幅二维画面,也不是一处三维的空间场景,而是人身处其中的体验。——西蒙兹

    设计“人身处其中的体验”,可以说是“以人为本”思想最为直接的贯彻。以此作为景观营造的指导原则和功能优劣的评判依据,可以使我们的设计更具人性化和合理性。

    人身处其中的体验涵盖诸多方面,包括人体对外界的各种感觉,以及通过将这种感觉映象到人的认识范畴以后,所激发的内心触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是“吾尝求古仁人之心”的一种理想心理状态,而不同景物所触发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感慨,才是生动的真实写照。所谓情景交融,少情则景黯然失色,少景则情矫揉造作,二者缺一不可。因此自然景观营造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基础上,必须以人的心理活动对其构成内在逻辑制约。游客的心理体验,已成为景观营造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现代城市的高度社会分工导致了现代人生活的重复性,先不说这是人类的进步还是自虐,但这势必造成现代人心理上的枯燥和空虚。当现代城市满目皆是笔直的道路,棱角分明的建筑甚至四角的天空时,寻找遗漏下来的自然的阳光,已成为一种普遍城市心理。

    城市中自然景观营造,是缓解这种局促心理的有效手段。对城市的整体进行人工的自然化,在园林绿地中体现自然的人工化,从整体规划和局部设计两方面着手,实现人居环境功能需求和自然景观的统一和谐,最大程度上满足现代都市人触摸自然、接近自然的心理需求,最终达到我们所预期要带给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灵体验。

分页:[1] [2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珊瑚树
相关内容
· 现代城市中自然式园林的审美与营造特点
· 从“叠山理水”看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 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园林汀步的审美探微
· 上海城市生态化的审美观照(图)
· 景观规划设计审美思想的原则与发展趋势
· 探析现代城市广场的发展态势
· 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图)
 文章搜索
关键字  
类别一  
类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