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品应用 | 工程撷影 | 项目管理 | 施工技术 | 工程监理 | 工程养护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程养护 >> 正文
 文章搜索
关键字  
类别一  
类别二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植保的方向
 
来源:《中国园林》2002年第4期 作者:郭喜东 日期:[2006-3-31]


    加拿大昆虫学家G·C·尤里特十年前曾说:“必须改变我们的哲学观点,放弃认为人类优越的态度。应当承认我们能够利用自然力寻找到一些限制生物种群的方法,这些方法要比我们自己搞出来的更为经济合理。”人们已经认识到,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自己。昆虫的繁衍由于受到了食物量、气候、天敌的控制而趋于平衡。一旦控制链条被人为削弱或破坏,某些昆虫所具有的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失控。但在实践中我们却常常忽视昆虫和环境建立的生态平衡作用,继续滥用化学药物,甚至把我们费九牛二虎之力建立的某些自然控制因素毁灭掉。

    从实践中得出的忠告是“尽可能少喷药”,而不是“尽量多喷药”。不幸的是,这样的看法往往被曲解。我们的意图是尽可能小心地把自然变化过程引导到我们希望的方向上,而不是使用暴力。我们需要理智的有害生物控制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控制作用,并把杀虫剂的使用压缩到最小限度。必须使用杀虫剂时,也要把剂量减低到最小量,以免伤害有益的物种,即便如此,还要选择适当施用时机以保护害虫天敌。

    3 开创无公害的植物保护时代

    3.1捕食性天敌控制

    最著名的例子是1888年将一种澳大利亚瓢虫(Rodoliacardinalis)引入美国加州,专用于控制柑橘吹绵蚧(Iceryapurchasi),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使一度猖獗的吹绵蚧减少到无害的程度,开创了“以虫治虫”的先例。目前国外市场中就有控制害虫的昆虫商品,相信国内也会有巨大的市场开发前景。

    据《北京晚报》2000年4月报道,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北京孔庙院内有101株古柏和5株古槐,树龄100~600年,因受蚜虫、红蜘蛛危害,过去采用有毒农药防治,结果花喜鹊被毒死。中国农科院生防所试图采用人工繁殖的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草蛉(Chysopasp.)控制害虫,但草蛉是当地花喜鹊、麻雀和猫头鹰的喜食对象,而七星瓢虫有一种气味,鸟类不爱吃,所以在孔庙内施放了一批七星瓢虫,不用打药就控制住了蚜虫、红蜘蛛危害。据天津市植保站介绍,一只七星瓢虫每天能消灭400多只蚜虫。但是,近年在调查中发现七星瓢虫数量大为减少,主要是因为喷洒触杀性有毒农药防治蚜虫的同时,也杀死了七星瓢虫。因为七星瓢虫不吃中毒死去的蚜虫,胃毒性有毒农药对七星瓢虫几乎无害,所以应尽量减少有毒触杀性有毒农药的使用,保护天敌。天津园林植保防治中也发现一些捕食性天敌,如:捕食蚧虫的日本方头甲(Cybocephalusnlpponcus)、红点唇瓢虫(Chllocoruskuwanac)和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捕食蚜虫和红蜘蛛的二星瓢虫(Adaliabipunctatal)等。

    另一个例子堪称是“以虫治草”的典范。克拉玛斯草(Hypericumperforatum)原产欧亚大陆,后传播到各大洲。在欧洲它从来没有造成什么危害,因为当地有的昆虫以这种草作为食料,并得以繁殖,因此这种草的繁衍被昆虫控制着。但是这种草被传播到美国后便泛滥成灾,加州约100万h㎡牧场被严重侵害,并且它还对牲畜有毒。后来从澳洲成功引进了金丝桃叶甲(Chrysolinahyperici)和四重叶甲(C.quadrigemina)两种昆虫到美国。叶甲的幼虫专食克拉玛斯草的基部生长点,因而能阻止克拉玛斯草的开花和结实。仅仅4年,两种叶甲迅速繁殖起来了,15年后,克拉玛斯草已减少了99%,仅仅是路旁的小草了。相应的叶甲的群体也与克拉玛斯草处于平衡状态。这个例子说明密切研究具有专一摄食植物习性的昆虫,可以达到对不理想的植物的有效控制。

    3.2寄生性天敌控制

    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在其原产地美国和加拿大并不是主要害虫,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天敌的控制作用。当白蛾传播到其他地区时,由于天敌没有跟随而来,而本地的天敌还不足以对白蛾有效控制时,因此泛滥成灾。近年美国白蛾由国内其他城市侵入天津后,植保科研人员在白蛾防治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提出了“人工-无低毒药剂-小蜂”综合防治方法,其中成功地进行了大规模室内繁殖周氏啮小蜂(Chouioiacunea)并在危害区施放。此外,国内针对蛀干害虫双条衫天牛(Semanotusbifasciatus)和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利用管式肿腿蜂(Sclerodermaguani)进行控制的试验都有望进行商品化生产。天津园林植保防治研究工作中,已观察到多种害虫的寄生性天敌。如寄生于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scichuanensis),寄生于国槐尺蠖(Semiothisacinerearia)的凹眼姬蜂(Casinartasp.)和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obscurata),寄生于卫矛矢尖盾蚧的蚜小蜂(Physcussp.),寄生于槐蚜的蚜茧蜂(Binodoxysacalphae)等。 
     
    3.3微生物控制 
     
    最早利用微生物的证据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利用白僵菌(Beauveria)控制日本甲虫。后来(1960年)利用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控制鳞翅目害虫。 
  
    80年代中期,天津园林绿化研究所在防治白蜡小线角木蠹蛾(Holcocerusorientalis)研究中,针对害虫自然群体中流行的病害,经分离提纯并生产出高纯度白僵菌粉剂,采用超低量喷雾的方法,在幼虫初孵期进行防治,取得显著防效。近年由中国农科院生防所研究开发的一种昆虫病原线虫,专用于防治木蠹蛾、天牛、沟框象鼻虫等蛀干害虫,这种病原线虫侵入害虫体内使其得败血症后致死,对人畜、植物安全无害。目前,天津每年都用这种线虫防治白蜡小线角木蠹蛾,效果良好。据国外报道,银叶粉虱(Bemisiaargentifolii)是美国西部地区蔬菜和作物的主要虫害,每年给美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亿美元。美国农业研究局终于发现一种白僵菌(Beauveriasp.)对银叶粉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最近美国一家公司已经将这一菌种商品化,称作Mycotrol。

    尽管在生物控制害虫技术方面已经有许多成功的先例,但是失败的例子也很多,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生产技术、施放时间控制以及利用过程中易受气候影响表现不稳定。

    3.4病毒控制

    围绕病毒开展的研究引人瞩目。目前,已知的昆虫病毒病有300种以上,其中80%是属于多角体病毒(Baculovirus)所引起的,主要侵染鳞翅目幼虫,其次是膜翅目幼虫。日本东京都下高尾山的冷杉树林曾数度发生红腹舞毒蛾(Lymantriafumida)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那里红腹舞毒蛾每隔6~7年爆发一次,爆发后的第二或第三年,在高发区就会突发这种病毒病,流行地区的幼虫几乎全部死亡。在日本一些城市的行道树和桑园的美国白蛾高发区也曾流行核型多角体病毒病,使白蛾密度迅速降低。但病毒病在害虫低密区则不流行。加拿大林业部门利用一种松树锯齿蝇病毒,在锯齿蝇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早在60年代初就用来代替杀虫剂。国内也曾有利用多角体病毒的报道。

    3.5性信息素控制

    研究昆虫分泌物合成的吸引剂具有和天然的性信息素相当的引诱能力。在引诱器中放置1mg此种物质,就足以成为一个有效的诱饵。这种新的、经济的“诱饵”已经用于昆虫调查和昆虫控制。例如采用悬挂性引诱剂控制国槐叶柄小蛾(Tortricidaesp.)和小线角木蠹蛾的方法,近年来在天津园林植保中应用,防效显著。

    3.6对害虫实施“绝育技术”

    采用r射线处理或化学不育剂使一定数量的害虫个体不育,然后把它们释放到防治区域内,让处理的成虫与野外的成虫交配,结果导致下一代害虫的数量骤减。这是一种控制害虫的独特方法,但在实际中还没有得到应用。

    3.7植物控制

    植物控制是指利用植物的天然防御能力,包括不利于昆虫产卵、栖息、取食或植物的挥发、分泌物对昆虫具有趋避、杀伤作用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特性。一些园林植物叶内含有杀伤病虫或驱避害虫的作用。譬如:侧柏、银杏、苦楝、枫杨、臭椿、柳树、乌桕、桃树的叶片提取物具有杀菌杀虫的作用。据日本对栗树的栗瘿蜂(Dryocosmuskuriphilus)的抗性分析,证实栗树叶芽中的“邻苯二酚单宁”对栗瘿蜂有毒害作用。

    植物源农药研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国内已经商品化的“苦楝素”、“烟参碱”等植物源农药,都是仿生杀虫、杀菌剂。民间早有“蚂蚁不上银杏树”的观察,据此,山东莱州农学院分析银杏叶的杀菌成分并成功地人工合成这种化学成分,其杀伤力很强,产品“绿蒂”已上市,用于防治腐烂病、白粉病等病害。

    经过长期的观察,人们发现了许多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现象。来自荷兰的报道说,由于土壤中线虫严重侵害导致月季生长不良,荷兰一家植保公司并没有使用化学药剂或土壤处理,而是把金盏菊种在月季中间。金盏菊的根部可分泌出一种能杀死土壤中线虫的分泌物。对比试验结果差异非常明显。月季与金盏菊共生生长茂盛,而不种金盏菊的月季花坛里,月季却呈现病态而且枯萎了,因此现在许多地方都用金盏菊来消灭线虫。

    某些植物对于环境也有一些负面影响。譬如:杨柳属树种雌株的飞絮、悬铃木球果的飞毛对人的健康有不良影响。一些树种的花粉容易引起人的花粉过敏反映或引起呼吸道疾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的分析表明,一些大戟科和瑞香科植物含有致癌物,园林绿化中应尽可能回避使用。

    3.8栽培控制

    城市绿化树种单调,给专一性病虫害以可乘之机,已有一些城市发生毁灭性病虫害的惨痛教训。自然界赋予大地多种多样的景色,然而园林设计师们却热心简化它,没有意识到“物种多样性”是一条重要的自然法则。1993年,吉丁虫(Agrilusmarcopoli)在天津市市郊多条白蜡树干道上爆发,两年内被迫砍伐了数万株胸径20~30cm的死树,20多年的绿化成果付之东流。很明显,一种专一危害白蜡的害虫在单纯种植白蜡的街道上的传播速度要比混交方式快得多。笔者曾考察日本东京都的道路绿化,那里不仅树种丰富(仅乔木类就有30多种),而且树种比例均衡(其中最主要的树种也不超过20%。位于前五位的品种分别是:银杏18%、悬铃木14%、槭10%、樱花7%、山毛榉7%),既符合生态配置,丰富景观,又可避免毁灭性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分页:[1] [2] [3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灯台树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酵伙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系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为锟斤拷页 | 锟斤拷锟斤拷锟秸诧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截碉拷锟斤拷锟�
锟斤拷权锟斤拷锟叫o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锟斤拷   锟酵凤拷锟斤拷锟戒:Service@Yuanlin.com   锟界话锟斤拷0571-86438262
锟斤拷锟斤拷实锟斤拷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园锟斤拷锟教伙拷  |  通锟斤拷锟斤拷址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战锟皆猴拷锟斤拷:锟叫癸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姐江省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斤拷营锟斤拷锟斤拷证锟斤拷牛锟斤拷锟紹2-20100396
锟斤拷婢拷锟斤拷锟街わ拷锟脚o拷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