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豆杉苗木的营林技术 |
|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2-12-25] |
|
抚育管理
云南红豆杉采穗圃需要集约经营精细管理,主要管理内容有5项。
(1)除草。云南红豆杉为浅根性树种,扞插苗根系更是仅在浅层分布。杂草竞争对其生长影响很大,必须保持圃内常年无草,要达到种植农作物的管理水平。一年中选择春季、夏雨季前期杂草初长,秋季杂草开花未结籽的3个时期,集中锄草,平时也应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见草即除,以保持树木的最好生长环境。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除草剂出售,有的地方用玉草净和草甘磷除草,效果较好。但作为药用植物种植,最好不使用除草剂等化学药剂,尽量根据气候及杂草特性,以人工除草。
施肥。云南红豆杉是喜肥树种,施肥对其速生丰产有显著的作用,施肥的经济效益是确定的。除选择肥沃的土壤及施足底肥外,在采穗圃中,还应每年追肥一次。一般与春夏季的抚育相结合,将肥料沿树冠周边环状施人,并用土完全覆盖。肥料的种类也以沼气肥、人粪尿、圈肥为好,后者必须腐熟。施用量视树木大小,土壤肥力而定。云南红豆杉经实践较其他针叶树耐肥,尚未发现肥烧现象,因此,对其可以倾向于多施肥。
修剪整形。提倡早剪整形,从3年生时即可开始。3~4年生要保顶修侧,重点在矫正偏冠和抑侧扶顶。对于严重偏冠的要扶持其基部萌芽,重剪主干。5年生以后,则可截顶促萌,争取多产直立的顶生枝,最终修为茶园式(绿篱状)。
遮阴。从生理特性看云南红豆杉,喜欢适当荫蔽。但在生产实践中,在湿润多雾地区,全光照种植完全可以达到速生丰产的效果。对于气候不甚湿润,或冬春干旱突出的地方,则需必要的遮阴,才能生长良好。除搭建遮光网外,也可利用地形、上层林木等遮阴,有条件的,还可以建立如旱冬瓜一红豆杉复层群落,以解决遮阴的需要。4~5年生,林木长大,根系分布深度增加,抗春旱能力可大大增强,则可去除遮阴网。
间种。在采穗圃定植初期1~3年内,林木尚小,适宜间种,以耕代抚,具多方面的好处。间种作物可选豆科作物、药材、绿肥饲料等。云南有的地方,以玉米与红豆杉间种,只要留足幼林周围空间,也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
穗条采收
采穗圃内穗条的采收自第3年开始结合修剪整形进行,以后隔年采收一次,或隔2年采收一次。
采收的方式可分为3类:
留顶轻剪。借整形少量剪取穗条,并保留顶生枝,继续生长。主要用于幼年期采穗,及培养乔木型植株。
截顶重剪。不但多取顶生枝,且为了促生萌生枝,对植株实行重剪,只留必须的维生枝叶。
绿窝(茶园)式修剪。通过整形修剪形成多顶冠形,以多生直立顶生枝。
云南红豆杉为耐修剪、萌芽力强的树种,俗话说是越剪越发的树。采穗之后,再辅以整形、施肥,可以很快恢复,萌生更多的枝条,产量不断提高。
幼化处理
云南红豆杉扦插繁殖使用老树枝条或多次重复之后,也会与其他树种一样出现老化现象,使其生长呆滞,影响穗条的质量和产量。因此,在采穗圃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幼化处理措施,才能生产出生活力强的幼化枝条做插穗。
比较简单的幼化处理方法是:
绿窝式修剪:新的萌生枝,有一定的幼生性。一株绿篱式采条的云南红豆杉,可以保持若干年萌生枝条的幼化性。
截干萌生:距地面20cm高截干,利用树干基部萌芽生理年龄幼化的特性,重新萌生出幼化萌生枝。
彻底的幼化是种子育苗及组织培养。因此,可以用1~3年生苗截顶更换老化的采
穗母株,或以组培(包括体细胞胚胎)方式培养优树苗木来更换。
6.采穗圃的更新
不应该把云南红豆杉采穗圃看成定植后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园地。当选择出更好的种源,更优良的品种、无性系、家系时,或当采穗母株明显出现老化现象,生长呆滞的时候,就要考虑采穗圃的更新了。一种是放弃原有的采穗圃,让其作为原料林,重建所需的新采穗圃;一种是在原采穗圃内挖除淘汰老化母株,植人新的植株,以保持其生产的插穗有旺盛的生活力和保持其生产穗条的数量。
四、人工原料林造林技术
种植模式
当前,云南红豆杉人工原料林已开始在10多个县大面积种植,种植的形式多样,归纳分类如下。
密集种植:
①苗圃式:以5~10万株/亩的密度扦插育苗。(株行距10cmx10cm~5cmx10cm)01.5年生后选取约1/4的优势苗出圃供造林,其余7.5~3.5万株培育至3~4年生,挖出全株做原料,圃地则更新育苗,或轮作其他作物。这一种植形式的特点是快(尽快提供原料)而高产(可达1吨/亩风干原料,且根系含量高),且可充分利用采穗母株上的侧生枝来扦插做原料。
②农作式:做畦,以30~50cm的株行距定植红豆杉苗木。第2年就开始整形修剪有所收获,以后随苗木生长逐步疏化。有的地方还搭建大型温棚,在温棚中以此形式进行红豆杉原料的培育。这一种植形式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土地、尽早收获,逐步稀疏,是当前集约度最高的经营方式,但初期投人大,成本亦高,若无高产高含量苗木保证,难以盈利。
③茶园式:种植形式同采穗圃的茶园式。双行种植能充分利用边行优势,提高土地利用率。
常规等距种植。这种原料林多以lmxlm、lmx2m、2mx2m、2mx3m株行距以常规形式种植。在坡度较大的山地,也有整地为水平梯地再挖穴造林的。平地、山地都可采用这种造林形式。特点是造林地区面积较大,或为山地条件无法密集,故较稀疏种植,并希望培养成乔木,可以提高后期产量,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并有望培养为用材。因此,特别适宜于山林面积广大的林场、林业局等采用。
立地选择
根据云南红豆杉的特性及多点多年的种植实践,凡云南红豆杉造林容易、生长好的林地有如下共同的特点:
气候湿润温暖:年降雨量在南亚热带需在1300mm以上,暖温带需在1000mm以上,年干燥度应小于1.0,而以0.8以下的地区最适宜。气候温暖的,显然比冷凉地区生长快、长势强。因此,在一县之内,要尽量降低海拔,并选择湿润的小环境来做云南红豆杉的造林地。 推荐阅读:
浅论城市屋顶花园绿化
华东地区的乡土色叶树种
优良乡土树种——车梁木
浅谈乡土树种在昆明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分页:[1] [2] [3] [4]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