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乡土树种的特点以及昆明乡土树种在昆明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作出分析,并就如何运用乡土树种设计昆明城市绿化景观提出建议。
关键词:乡土树种;城市绿化;应用;昆明市
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又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商贸旅游城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绿化状况必将成为反映全市以及整个云南省社会、经济、文化概貌的“窗口”之一,直接影响到游人的第一印象[1]。
树木根系发达、扎根深、树冠大,能改善城市小气候,丰富城市景观,在城市园林建设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城市规划绿地、布局公园、道路绿化,凡用植物造景的,均离不开乔灌木和花草植被。乡土树种的应用水平对整个城市绿地系统景观效果与功能发挥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乡土树种以其适应性强、抗性好、投资少、绿化效果好等优势占据一席生存之地,默默地起着绿化先锋的作用[2]。
乡土树种在丰富城市自然景观维护生态,体现城市个性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体现四季如春而又各季不同的景色,是昆明市整个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建设的一项重要命题[3].结合昆明市的地理、气候、土壤等综合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对乡土树种在昆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及其应用谈一点意见和建议.
1乡土树种的特点
乡土树种一般自然分布在城乡结合部、近郊田埂、城市公园的山坡、山顶及风景名胜区域,是绿化、美化城市不可缺少的树种[2]。通过驯化利用乡土树种,对丰富当地园林树木种类具有作用明显、收效快、能在短期内以较少的投人取得较大成效的优点[3]。乡土树种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文化底蕴丰富
我国园林充分发挥5000多年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许多传统手法独到之处。历代园林都很注意使用乡土植物营造景观,寓意造景,选用植物常寓意深刻,如竹,“未曾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被喻为有气节的君子。还常常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相变化,表达感情或形容意境,
如“夜雨芭蕉”刻画一片宁静的气氛[4]。历代文人或“高稚”之士常用梅花装点居室,以喻自己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园林中常以梅作为主要造景素材,或孤植,或从植,无不相宜,绕屋植之,冷香入室,更多幽;与松、竹、石相配,则诗画意境跃然而生;成片种植则成香当海的景观。以梅命名的景点有“问梅”、“雪香云蔚亭”、“梅花山”、“梅岭”、“梅坞”等。有的植物,只从其名称上便可直接领会其含义,如吉祥草、如意兰等。中国园林植物造景还深受历代山水诗、山水画、哲学思想乃至生活习俗的影响。在植物选择上十分重视“品格”,形式上注重色、香、韵,不仅仅为了绿化,而且还力求能人画,要具有画意,意境上求“深远”、“含蓄”、“内秀”。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景抒情,喜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精巧玲珑的景点布置,偏爱“曲径通幽”。
1.2适生生态性强
适地适树是植物造景中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植物是体现地方特色的要素之一,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不同的气候带,不同的土质、水质上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它是地方环境特色的有机组分之一。同时,不同的地方植物常常还是该地区民族传统和文化奶逑帧K谆八怠耙环剿裂环轿铩薄O缤潦髦质撬娴钡爻つ昀墼缕虻淖倘蠛屯寥啦欢媳浠鸾ナ视Χさ腫2]。它们在长期的生长进化过程中已经对周围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因而乡土植物对当地来说是最适宜生长的,也是体现当地特色的主要因素。所以,它理所当然成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来源口,乡土树种还能维持城市绿化长久稳定。免遭自然气候变化及病虫害的严重损害,另外,由于城市生态立地环境相对较差,生态脆弱,这就要求造景植物抗性强、适应性强,便于管理。
1.3生态效益高
乡土树种多为高大乔木,据有关测算资料介绍,每公顷树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6吨,产生氧气12吨,蓄水1500m3,降低噪音26—34分贝,削弱风速40%一60%,空气中的含菌量减少29%—65%,产生的生态效益远远大于灌木和草坪[2]。
推荐阅读:
优良乡土树种——虎皮楠
构树:具有较高发展价值的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乌桕
上海乡土树种——榉树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