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原则 |
|
来源:城市规划网 日期:[2009-12-24] |
|
1.4 路侧绿带
路侧绿带是指在道路的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从广义上讲路侧绿带也包括建筑物基础绿带。由于绿带宽度不一,因此,植物配植各异。路侧绿带国内常见用地绵等藤本植物作墙面垂直绿化,用直立的桧柏、珊瑚树或女贞等植于墙前作为分隔,如绿带宽些,则以此绿色屏障作为背景,前面配植花灌木、宿根花卉及草坪,但在外缘常用绿篱分隔,以防行人践踏破坏。绿带宽度超过10m者,也可用规则的林带式配植或培植成花园林荫道,例如洛阳的关林大道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宽度为17m,植物配置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植物品种多样化,形成了较好的植物群落。这样只有把路侧绿带和建筑物的基础绿带统一以来才能形成和谐的道路两侧绿化景观。
2、城市道路树种的选择原则
行道树是道路绿化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首先选择合适的树种,树种选择的一般标准为:树冠冠幅大、枝叶密;抗性强(耐贫瘠土壤、耐寒、耐旱);寿命长;深根性;病虫害少;奶修剪;落果少或者没有飞絮;发芽早,落叶晚。同时,树种选择要能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道路特征。
2.1 道路树种选择应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以乡土树种为主
从当地自然植被中选择优良的树种,充分体现本土树种的优良特性。对于经过长期的驯化考验外来树种在合适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的。
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可用油松、华山松、红松、樟子松、槐、臭椿、栾、刺槐、银杏、复叶槭、柳属、榆属、白蜡属、云杉属、桦木属、落叶松属等等。
华东、华中可选择广玉兰、香樟、泡恫、薄壳山核桃、悬铃木、无患子、重阳木、枫香、柳属、银杏、女贞、椰榆、喜树、青桐、合欢、榆、南酸枣、榉、枸树、枫杨、枳、枇杷、楸树、乌柏、鹅掌楸刺槐等。
华南可考虑香樟、大王椰子、蝴蝶果、石栗、榕属、木菠萝、椰子、红花羊蹄甲、马尾松、桉属、银桦、幌罗伞、木棉、蒲葵、芒果、盆架子、台湾相思、白兰、洋紫荆、大花紫薇、凤凰木、木麻黄、悬铃木、扁桃、人面子、白干层等。
2.2 结合城市特色,优先选择市花、市树及骨干树种
如洛阳牡丹、开封菊花、成都市树银杏、市花芙蓉,北京市市树为国槐和侧柏。槐冠大荫浓,适应城市立地条件,是优良的道路绿化树种。
2.3 结合城市景观要求进行选择
如昆明——春城。要求有四季常青,四时花香的环境,道路树种要体现亚热带景观。采用云南樟、银桦常绿树种及悬铃木、银杏、玉兰树等落叶树种较为全面,观花的山茶、杜鹃等。
2.4 道路各种绿带常可配植成复层混交的群落,应要选择一批耐荫的小乔木及灌木
如锦熟黄杨、桅子、水桅子、杜鹃属、竹柏、桂花、红茴香、金银木、小檗属、十大功劳属、胡枝子属、大叶冬青、小蜡、红背桂、大叶黄杨、枸骨、瓶兰、九里香、棕等。
2.5 郊区公路绿带可考虑选用一些具有经济价值的树种
如乌柏、枫香、杨、榆、水杉、银杏、油桐,女贞、杜仲、白干层等。
总之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是一门综合艺术,种植配置设计得当,不仅给人以愉快的美感,同时也能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考虑城市道路的环境特点,立地条件,规划设计要求以及植物的形态、色彩、风韵等多方面的因素,精心组织,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和观赏效果,创造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分页:[1] [2]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