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品应用 | 工程撷影 | 项目管理 | 施工技术 | 工程监理 | 工程养护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施工技术 >> 种植工程 >> 正文
·土方工程 ·筑山工程 ·理水工程 ·园路工程 ·种植工程 ·其他
 

 

边坡治理工程中植物配置方法初探(图)
 
来源:绿笔采风 作者:孔阳 许可 日期:[2009-12-22]

    ——以湘湖景区石岩山废弃石英矿生态环境治理设计为例

    摘  要:针对边坡治理工程立地条件的特殊性.依据利用植被实施生态恢复的原则,通过研究湘湖景区石岩山边坡治理工程入手,论述了如何运用园林手法进行植物配置,在消除地质灾害的前提下,达到与周围环境相一致的目标。

    关键词:边坡;植物配置;生态环境;治理

    近些年随着交通运输业、采矿业等的发展,人们不断地开山修路,挖矿采石,对自然进行着改造,在此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形态不一的边坡,虽然每种边坡的地质构造类型不尽相同,但是它们无一例外地给当地带来了环境污染、景观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特别是还诱发了地质灾害等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事件.影响了自然生态环境,也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重塑“蓝天,碧水,绿色”的良好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产、生活的环境质量,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前实现现代化,亟需对生产过程中遗留的各类边坡实施生态环境治理。”边坡生态环境治理”简单地说就是将植被恢复至”原生态”,如何在此类特殊立地环境下进行植物配置,以下将以湘湖景区石岩山废弃石英矿的边坡生态环境治理为例,通过该项目的设计,来阐述边坡治理工程中如何通过植物配置来做到项目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一、项目概况

    湘湖景区石岩山废弃石英矿位于湘湖旅游度假区二期保护范围内,原系杭州江南石英化工有限公司长年开采石英矿砂所形成的总长约700米的大小不一的三个宕口.最大坡高约80米,坡度70度左右。后该企业在2003年因政策性关停,致使该宕口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下,裸露的宕面和周围绿树成荫、植被茂密的山体极为不协调,对景区造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同时地质灾害频发,常有碎石滚落,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推进湘湖二期的保护与开发、美化景区环境、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湘湖景区管委会对该废弃宕面实施边坡治理工程,重点是恢复该处生态环境.并与整个湘湖景区相协调。

    二、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一)注重乡土植被的调查

    为使今后该矿山边坡上重建的植被与其周围的植被在种类上相融合、景观上相协调、演替上更自然、养护管理上更容易,对矿区周围生长着的野生植物和已在宕面上恢复生长的植物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宕面上已经恢复生长的较大型的植物为灌木胡枝子,由于其耐荫、耐早、耐寒、耐瘠薄、根系发达,再生性强等特性,使其成为宕面生态恢复中自然生长的先行兵之一。在边坡附近的未开采区域,物种多样、植被茂盛,为针阔叶混交林和次生灌木丛组成的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结构。主要树种为野桐,泡桐、苦槠、青冈等壳斗科树种,香樟、黄檀、黄连木、桑、早柳、杨梅、朴树、松、柏等:灌木种类有石楠、盐肤木、水腊、多花胡枝子、大青、各种竹类、山栀子、映山红、金樱子、茅莓等;草本有蕨类、商陆、芒、野菊、龙葵、马唐等;藤本主要有络石、薜荔、何首乌、紫藤等。这些植物种类为边坡生态修复的物种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择生长迅速,根系发达,对土壤固结效果显著的品种

    边坡治理工程中针对边坡的稳定性主要依靠工程地质的相关手段来消除地质灾害及其隐患。但是,后期的景观就需要靠植物的配置来得到满足,同时植物配置的选择又反作用于边坡的稳定性,植物可遮盖的坡面,可以抵御暴风雨的溅蚀和面蚀。植物的深根深入坡体内部,一定程度上起到锚固坡体的作用,起到了弥补工程地质手段上不足的作用。

    三、具体设计

    矿山过去长时间地无序开采,形成三个相连的采石宕口,宕口总体上呈近南北方向分布,由北向南分别编号为l号、ll号和Ⅲ号宕口(见原貌图)。

    (一)边坡生态复绿

    为建立见效快、持续效果好、最大限度地达到近自然原生态植被状态,实现真正的边坡可持续生态保护和自然景观提升,进行了生态复绿设计。

    1.目标植物群落:以草本为先导,以灌木为主导,通过马道、挡墙后缘种植和局部筑坑种植,最终形成乔.灌、草复层混交植物稳定群落。坚持“原始野生植物是真正主人”的原则,以乡土植物为主,实现植被可持续性。在外围植被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抗性强、景观表现好、繁殖容易的植物,这样能和周围环境融合一起,使边坡人工痕迹降到最低程度,为后期少养护和免养护,节省成本打好基础。调节草本、灌木之间的竞争:草本生长过旺会影响灌木出苗、成苗和建成。但先期需要草本快速成坪以”削弱溅蚀、控制径流,保护基质”。因此减少草本、增加灌木用量,后期控制肥水做好草本刈割等措施抑草助木。

    2.植物组合及搭配模式:将草灌生长时空分隔,错开其竞争时段,选择不同生长特性的灌草组合模式,如慢生型草本+速生灌木+慢生灌木混播,实现多种植物良好共生。

    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常绿植物:落叶植物=4:6,木本与草本喷播种子重量比为1:1,在种子搭配上加入适量木本花卉和草本花卉。在生态功能中凸显景观效果,随着时间延续,形成疏林一草地一灌木一山花的自然生态景观。主要通过喷混植生施工工艺:坡面处理一铺网、钉网一喷射基层混合土一喷射含种子的混合土一坡面覆盖一前期养护进行复绿。植物选择上,选择抗性强、景观表现好、繁殖容易的乡土植物,这样能和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使边坡人工痕迹降到最低程度,为后期少养护和免养护、节省成本打好基础。

    (二)边坡植物造景

    为克服边坡喷混植生工艺造成景观呆板、乏味的缺陷,我们利用平台(马道)、坡面平缓处开挖或砌筑鱼鳞坑,种植色叶树和开花乔灌木,逐步形成复层混交的特色景观群落,与湘湖大环境共生共荣。

    1.构筑丰富景观元素:运用软质绿化景观和硬质山体塑石景观共同构成自然景观区域。

    2.植物景观的创造:一是坚持适地适树,选好植物品种,本工程坑植基调树种乔木为银杏、枫香、乌桕(秋色),木荷、湿地松(四季常绿),栾树(春夏季开花、秋果)、灌木为四季桂,夹竹桃、刚竹,藤本为紫藤、野蔷薇(或七姐妹)等。

    二是按景观生态原理,做好乔、亚乔、灌、亚灌、草、花、藤等相互间的搭配,最大限度增加绿量,提高绿貌。

    三是突出植物色相与季相变化。科学组合各种植物各个时节的特色景观,色叶与开花的乔灌木实行片状混交、自然式种植,创造出自然美观绿境。

    四是生态环保,植物配置形成生物链,提高植物群落的稳定,有效减少今后的养护成本。

    3.景观林相:通过喷播绿化和人工种植乔灌木,随着植物自然演替,逐步形成“春季繁花、夏季浓荫、秋季绚丽、冬季苍翠”的生态景观林相:

    初期(一年内):幼林一草地一草花

    中期(三一五年):疏林一草地一灌木一野花

    后期(五年后):森林一灌木一草类一山花


分页:[1] [2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于会莲
相关内容
· 现代居住区水景治理方法的探讨
· 别墅庭院的植物配置(图)
· 北方屋顶花园植物配置与种植土选择
· 西北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 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绿化形式
· 试论中国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
· 屋顶花园的植物配置
· 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文章搜索
关键字  
类别一  
类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