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杨家牌楼园林新貌创意 |
|
来源:《蓝天园林》2006年第1期 作者:陈涧辉 日期:[2006-4-11] |
|
3.4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社区内的住宅建筑已基本固定,造型层次差距悬殊,留出的空地相对较少。目前如何有效地利用好现有空地及在现场周围进行有效调整和绿化种植是关键。建议不采用单一的绿化地带,而是要把环境美化与健身、休闲、集散、泊车等一系列功能相互完善。
4 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
4.1 杨家牌楼主路两侧需要保持整洁而有特色
4.1.1 整体面貌:整洁有序有特色
目前的杨家牌楼除主路后段的纯居住用房造型大气雅致,比较符合现代社区标准外,其它建筑包括主路均不是很美观,主要表现在:违法建筑有所蔓延,部分农居附房建新不拆旧的现象突出;绿化养护不到位,绿化树种偏少,植物西进不合理;农居立面不统一,店招店牌比例、颜色和遮阳棚的设置不规范……这都影响了杨家牌楼社区形象。
相关对策:沿主路两侧农居修缮要按照“统一色调、统一材质、统一外观”进行立面整治,比如坡屋将统一采用深蓝色瓦,外墙采用清水砖,窗户采用银白色铝合金外框,尽显整洁、有序、有特色;而沿线店铺将在精致时尚上做文章,突出整体效果;另外,通过空地补绿、拆违返绿和提升现有绿化,完善规范社区各项建设项目,使之能和西溪景观大道相媲美,争取从总体把握格调鲜明、景致和谐。(编者:是否要三统一才能体现社区形象,不过就文化传承等方面而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仍是原则。)
4.1.2 完善牌坊:对牌坊进行修缮及两侧增加绿化
当前,路口牌坊上乱贴各种广告及海报,其两侧有当地菜农摆出的临时地摊,及随意停放的自行车和三轮车,分布散乱,都很难使人对牌楼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入口处没有种植绿化,也无其他美化建筑标示,使牌坊显得过于单调,并使路人对杂乱的社区街道一览无余。
相关对策:禁止商贩在牌坊两侧随意摆放地摊,将他们迁徙至社区内的集贸市场。对牌坊进行清洗和修缮。将牌坊一侧放置写有社区简介的仿古介绍碑牌。在碑牌前两侧考虑绿化用地,种植时令草花,后方以低矮的常绿灌木为背景,另一侧种植植物与此对应。(编者:保护牌坊与禁放之间也采取疏导法,冷冷清清的孤独牌楼不符合人文特性。)
4.1.3 人车分离:将现有主路改为步行街道,在社区一侧新辟道路供车辆通行
现在主干道全长1100多米,而宽却只有5至6米,两侧店铺林立,商贩众多,加上穿越而过的车辆和行人,道路显得局促拥挤。路面散落着水果皮等一些生活垃圾。虽然沿路现有几个水泥砌成的开放式垃圾投放点,但大部分废弃物被扔在堆放点外围,并且未能及时清理,严重影响了道路的通行并污染社区的环境。
相关对策:从发展的角度考虑社区现有的主路不适合车辆的通行,通行可以考虑规划一条机动车通行道路。把现有的主路改造成一条步行街,同时为方便社区住户的实际需要,沿道两侧结合石人岭的水源和地势落差开设一条景观水渠。这样既解决了社区的交通拥挤现象又增加了一条水景线,也改善了社区的环境。
4.1.4 保护古树:对古树名木进行标示并落实保护
在社区主路的正中心有一棵枫杨树,本应要对名木古树进行大力保护,目前,在树的周围垃圾成堆(建筑垃圾)影响了树木的生长。
相关对策:以枫杨树为主体结合现有樟树等乔木,增植亚乔、灌木、花卉,适当作景观铺装,遮挡厕所、车间等欠雅建筑。力求把该小区中间地块规划为供本社区居民晨练、休息、静坐的小区健身游园。
分页:[1] [2] [3]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