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品应用 | 工程撷影 | 项目管理 | 施工技术 | 工程监理 | 工程养护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程养护 >> 正文
 文章搜索
关键字  
类别一  
类别二  
  

 

关于南方岩漠化坡地生态恢复的探讨(图)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2003 作者:叶建军、许文年、王铁桥、周明涛 日期:[2006-2-28]



    图片2 隔河岩电厂水泥边坡绿化工程

    4 岩质坡地生态恢复过程模型 

    4.1岩质坡地的生态恢复有其自身的特点,以植被混凝土绿化技术为例,喷射的植生层只有10cm厚(太厚不经济),在无外界干扰(采伐,虫害等)情况下,假设气候条件相对稳定,(显然,考虑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时,只会改变曲线局部形状,即曲线以一年为周期波动,但不会改变曲线总体走势)其恢复过程一般是初期总植物生产力(植物生产力是指植物生产有机物的速率,即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制造有机物的速度)快速上升,随后下降,然后缓慢上升,见如图1,原因初期由于初期人工配方中有施肥,植物生长迅速,随后由于人工肥料耗尽,植物生长放缓,后来随着当地植物的入侵,土壤在凋落物和生物的改良下,植物生产力缓慢提高,最后趋于稳定。



    图1 植物生产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成功恢复)

    图中,T1左边为A区,为人工加入的先锋植物的生产力曲线,此时植被混凝土中的人工施肥充足,植物生长迅速,生产力迅速达到(T1,P1)点,(T1,P1)点的高低取决于植被混凝土的土壤性质,当地气候,以及先锋植物的种类,T1一般应控制在两年内,以便使植被混凝土能迅速被先锋植物固定覆盖,从而很好保持水土。T1,T2之间部分为B区,为先锋植物衰退,当地物种入侵的区间,本区由于人工施肥已经耗尽,植被养分自给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总植物生产力呈下降趋势,一直降到(T2,P2)点,该点的高低对生态恢复的时间和质量影响很大,该点过低,意味着生态恢复时间很长,且只能恢复到较低的生态群落。影响该点的因素主要为植被混凝土的厚度和性质。T2右边部分为C区,为自然恢复区,此时植被主要为当地植物,由于凋落物的腐烂和生物对土壤的改良,植物生产力缓慢回升,最终到达(T3,P3)点,并保持稳定。T3即为生态恢复时间。P3的大小意味着生态系统恢复程度的高低,它取决于植被混凝土的厚度和当地气候。

    显然,这里假定稳定生态系统的特征是植物生产力恒定。运用微积分知识,对曲线进一步分析,会得到:

    B=

    式中,B为系统累计生物总量,它是时间T增函数,稳定生态系统的生物总量是时间的线性函数。

    而对P(T)求导:

    A=dP(T)/dt

    式中,A为植物生产力的加速度。由图1知,在T∈(0,T1)∪(T2,T3)时,A>0;而T∈(T1,T2)时,A<0;在T=T1,T2以及T∈(T3,+∞);A=0。即生态系统在恢复过程中大于零,退化时小于零。生态稳定时植物生产力的加速度为0。 

分页:[1] [2] [3] [4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灯台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