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公园主题建设与园林文化精致原则 |
|
来源:网易园林 作者:周向频 日期:[2006-2-26] |
|
首先是许多主题园未作详细的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就匆匆开工建设。“锦绣中华”的轰动效应导致了后继者追求经济效益的偏向,急于富起来的地区和单位把它当作一种致富手段,过分追求“投资少、见效快”,以至题材重复甚至模仿抄袭。从表1中的名称就可见一斑;其次是规划设计的水平偏低。(甚至缺乏规划设计)由于设计人员对主题的理解肤浅导致了表现方式简单粗糙,不能充分展示主题的文化内涵。(虽然选择开发的主题大部分都采自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中的精华)许多规划只是将一个模拟或微缩景点进行排列组合;第三是施工粗糙,不仅缺乏细部推敲,而且很多工程对大的尺度、比例都把握不当,造成一些不伦不类的“怪园”。此外,还有经营方式僵化、缺乏想象力、管理不善、运转不佳等缺陷。尤为不足的最大部分“主题园”中现代科技的应用几乎为零,技术水准还不及一般的机械式游乐园,大大影响了表现力。严格来说,我国目前的“主题园”还不具备完善的主题形态,只是一种端倪的初露。
2、我国主题园的发展方向
主题园形式丰富、内容包罗万象,无论对我国的园林、旅游或是娱乐业的发展都是广阔的前景。但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目前阶段不论是民众对主题园的需求量,还是政府及企业开发主题园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因而其建设不可脱离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水平,要注意技术的可能性和经济的现实性。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21955年美国洛杉矶Disneylend开放时,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975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419.3美元;1983年日本东京迪斯尼乐园开放时,日本国内生产总值达11799.8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9894.2美元;而我国199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371.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25美元,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可能达到9557.4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只有722.4美元。虽然这两项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国民的实际消费水准,但至少可以提示人们,近阶段在中国大陆建设像迪斯尼世界之样大型的主题园,并不是很容易模仿和成功的。因为它背后需要庞大的资金、人才库,以及高科技和传播媒介的支持,而且要有广阔的市场来维持。
根据我国的国情,主题园建设朝小型化方向发展更符合实际,也更易成功。小型主题园往往强调单一主题,虽不及大型主题园内容丰富,但能深入发掘主题的各个侧面,而且投资少、建设期限短,能根据大众趣味的变化而迅速调整方向,有精巧而灵活的特点。实际上,我国现有的真正称得上主题园的也只有小型规模。(“锦绣中华”占地30hm2,“中国民俗村“占地18hm2,而如今美国开发一个中型主题园在平地上就需要80多hm2。
主题园的小型化并不意味着减少主题的内涵容量,要完善其主题形态仍须发掘主题的深度。我国主题园建设既然受资金、规模、设施种类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则必须在主题开发上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强调文化精致的手段来改善主题园的商业形象,提高它的品味和教育功能。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着精致的历史,也正是依赖许多精致的文化载体来体现社会的水准与内涵,主题园作为如今大众文化的传播媒介,有责任继承文化精致的传统,以精致的文化内涵来完善其高层次、互动,并具有中国特色的主题形态。
目前世界主题园的发展正处于转换期,许多先进国家的主题园已达到饱和状态,正在高速其经营方向;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交流更加迅速,不同文化相互了解,相互渗透的机会越来越多;交通的发达更促进了世界性文化旅游的高涨,“娱乐性教育“(Recreationaleducation)已成为主题园的发展的新方向,其核心是“相互了解”——不仅了解人类创造的人工物,而且要了解自然的进程、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人类过去因为地域隔绝在地球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里创造的文化。现在世界文化的格局已从过去以西文为中心演变成为尊重各地区文化的多元中心,发掘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即意味着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我国有着广袤的疆域、雄奇的自然风光、多彩多姿的民俗风情,更有悠久灿烂的文明历史,这些都是主题园开发的不竭源泉,也是展现文化精致的有利手段,利用这些宝藏可以改变我国召集主题园开发中形式类同、题材集中,表现粗糙等的缺陷。
当然,强调文化精致并不意味着主题园都必须以深刻的历史文化为主遈经更强调的是一种对文化的态度——一种反对肤浅、粗糙的传递文化方式的态度,是对主题园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文化媒介的尊重。绝不能因为它的肤浅、粗糙而贯输给游人对文化的简单化、庸俗化,甚至错误的理解。
分页:[1] [2] [3] [4] [5]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