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的生态对策 |
|
来源:蓝天园林杂志 作者:徐敏、姜卫、花国平 日期:[2006-2-20] |
|
3.6保持城市绿地系统水平生态过程和垂直生态过程的连续性
传统的城市规划是指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事实上是被动的点缀,是后续的和次极的,从而使城市绿地系统的水平生态过程和垂直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得不到保证。水平生态过程的连续性是指要把深入到城市聚集区的市区和生活区、工业区中的绿地,组成一个连贯紧凑的绿化系统,把公园和森林公园的大区绿地与城市中心相连接,通过建立绿色走廊把城市中每一处公园、街头绿地、庭园、河流、山地等都纳入景观结构之中,同时确定走廊的最佳路线、最有效的分布,最终建立一个丰富、高效、基本可以自我循环的动态景观结构体系。垂直生态过程的连续性是指同一绿地单元,不同植物之间的互相协调和联系,注重垂直方向上植物群落林缘线的分布,植物群落中的组合不单只是简单的乔木、灌木、藤本、地被配置,而应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的、较稳定的群落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从而增强垂直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布置城市绿地时要结合城市规划进行合理安排,使大地景观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维护和强化城市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绿地系统规划与交通组织、环境改善、景观生态稳定等综合考虑;绿地廊道、道路廊道、水系廊道相结合;单位专用绿地成为开敞绿地,使之与商业街、街道与人行道、各类广场绿地相联系,构成统一绿化街景。发展阳台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丰富垂直绿化景观,提高垂直生态过程的连续性。
3.7增强生态意识并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
在我国各级城市中,城市绿地还没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城市园林绿化和经济建设发生冲突时,往往以牺牲绿地为结局。有些城市中,侵占、破坏城市绿地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与缺乏生态意识和法制还不够健全有密切相关。城市建设者和生态学家应广泛宣传生态意识,使公众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根源上抑制侵占绿地现象的发生。另外,要尽快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有关法律制度,坚决贯彻绿线规定。
21世纪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的根本目标,不仅要形成良好的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良好生活方式的场所--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间。城市绿地的光明之路就是科学合理地做好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和建设管理,这将是发展园林城市的努力方向。分页:[1] [2] [3] [4]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