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景的根本解决方法----nars自然水景系统
原理----师法造化,综合治理
事实上,自然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要营造这样一个长期清澈、自然的水体景观,较为科学的方法应采用综合设计和治理的办法-----即nars(naturalaquascaperestorationsystem)自然水景系统。运用nars自然水景系统,可营造出清澈美丽生动的自然水景。
如微生物在自然界大量而广泛的存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它们能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的尸体及残骸分解,将一些有害的污染物质加以吸收和转化,成为无毒害或毒害较小的物质。
微污染生物处理一般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的机理是使细菌和真菌类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填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育,形成膜状生物污泥,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植物营养物氮、磷等,作为营养物质,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摄取,使微污染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身也得到繁殖。这种处理方法能够有效的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降低污染物总量,使水体得到净化,在污水及微污染水的处理中得到了应用。生物接触氧化对微污染水体的COD、NH3-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20—30%和80—90%。
图1 水生态系统示意图
鱼是水生食物链的最高级,在水体内利用藻类为浮游生物的食物,浮游生物又供作鱼类的饵料,使之成为菌—藻类—浮游生物—鱼的生态系统。水生植物技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将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应用于水质净化,充分利用自然净化与水生植物系统中各类水生生物间功能上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来净化水质,利用生物间的相克作用修饰水质,利用食物链关系有效的回收和利用资源取得水质净化和资源化、景观效果等结合效益。养鱼一般只在水生植物水体中放养或直接在水体中放养。由于景观水域水质标准要优于渔业水域水质标准,因而可以满足鱼类生存的需要。
图2 鱼类对水质的影响
向水中投加光合细菌方法目前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应用较多,也属生物处理方法的一种,光合细菌是一种在水系中生长的微生物,纯光合细菌菌体含有60%(质量分数)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于酵母蛋白与鱼粉蛋白时,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叶酸等。由于光合细菌能利用光能和氧将微污染水或废水中的无机和有机碳源及其它营养物质转化为菌体,从而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有时在敞开式的水体,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使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布满整个水面,不仅影响了水体的美观,而且挡住了阳光,致使许多水下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水中的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水质恶化,发出难闻的恶臭,水也变成了黑色。对于湖泊、河道等缓流水体,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的大量排入已经发生富营养化引起水质变臭时,传统可采用直接向水中投加化学药剂的方法杀死藻类,然后通过自然沉淀后,清除淤泥层以达到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
也可对水库、湖泊投加药物,可把药剂放在布袋中,系在船尾上,浸泡在水里,然后在水中按一定的路线航行。投药量随藻类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其它有关条件而定。一般说,硫酸铜效果较好,药效长,每升水投加0.3~0.5mg,在几天之内就能杀死大多数产生气味的藻类植物,但往往不能破坏死藻放出的致臭物质。漂白粉或氯能去除这种放出的致臭物质,但投量要多一些,如0.5~1mg。应当注意,加氯不应过多,否则反而又会增加水的气味。药剂的正确用量可借试验确定。另外,由于硫酸铜对于鱼类也有毒性,其致命剂量随鱼的种类而异,约自0.15~2.0mg/l。这个数字在灭藻所需剂量范围的附近,因此,在景观兼养鱼的塘水中投加杀藻剂杀藻时,应慎重考虑,以免发生水中鱼类死亡现象。
分页:[1] [2] [3] [4] [5] [6]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