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品应用 | 工程撷影 | 项目管理 | 施工技术 | 工程监理 | 工程养护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项目管理 >> 施工管理 >> 正文
·概算预算 ·施工组织 ·施工管理 ·施工监理 ·竣工验收 ·养护管理
 

 

自由的精神空间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简论
 
来源:蓝天园林杂志 作者:许克福 日期:[2006-1-13]

    中国造园历史悠久,三代园囿专为帝皇游猎之地;周文王为囿,方园七十里,作灵台灵沼,积土建台,为便于远眺及宴游玩乐。《说文》云:"种菜曰圃。"《诗经》毛享传曰:"囿,所以域养禽兽也。"到汉代的苑,珍禽奇树,宫馆复道,楼阁山池,范围大至千百顷。汉武帝刘彻,增广上林苑,周三百里,离宫七十所,聚土为山,十里九坂。大液池中为蓬莱,方丈,瀛州三岛,象征东海仙山,开"一池三山"园林布局先河。魏晋南北朝社会战乱频繁,但思想十分活跃,儒、道、佛、玄诸家争鸣,此时文学有咏大自然的诗文、山水画开始出现,思想意识变化很大,"士大夫习于服食,崇尚清淡,再兼以佛学昌盛,于是礼佛养性,遂萌出世之念,虽居城市,辄作山林之想"。寄情山水,雅好自然成为社会风尚。"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给予园林以很大的影响,造园活动逐渐普及于民间而且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p.39)魏明帝筑芳林园,造景阳山重岩复岭,深溪洞壑,高林巨树,悬葛重萝,崎岖山路,似壅而通,峥嵘涧道,盘行复直,景色有若天然。唐代国力富强,苑囿建设规模宏丽,文人画家参与造园,私家园亭则较前代清幽入画,诗情画意--写意山水园林(一说文人山水园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成型。王维(701-671)能诗善画,晚年隐居蓝田辋川,相地建楼馆、筑辋川别业,有竹洲花坞之月生,临湖建亭榭,筑圆月桥于川上,人功景物,仿佛天然。园亭经唐、宋诗画流风所披,渐演变为十大夫寄托情怀之所,文人的审美观念:山林才是胜迹,田园才有风趣,其意识情趣便是清高、幽雅和逸致,而布置上曲折幽深才是手段,诗情画意才是目的。诚如刘敦桢教授的《江南园林志》云"其佳者善于因制宜,师法自然,并吸取传统绘画与园林手法之优点,自出机杼、创造各种新意境,使游者如观黄公望富阳江画卷。佳山妙水,层出不穷,为之悠然神往。"绘画史上的明四家皆参与苏州的私家园林建设,使园亭更具文人意趣。周维权先生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将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1、生成期。先秦、两汉。即园林成长的幼年期。

    2、转折期。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解放、艺术气氛最为浓厚的时期。山水诗的出现,书法的高度成熟、佛教和道教的流行,园林艺术兼融儒、道、玄诸家的美好思想,为中国风景式园林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全盛期。唐代的国力富强,促进了园林的发展。园林体系的独特风格--写意山水园林基本形成。

    4、成熟前期--两宋到清初,文人山水园的极臻完美成熟。

    5、成熟后期--清中叶至清末。

    一、"诗情画意"--时间艺术的诗和空间艺术的画。

    园林是以天然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气候、山水、泉石、动植物和人为的地形(掇山理水),植物种植和配置,道路系统、铺地及建筑物等,通过一定的构思、组织和经营,按照一定的体型、体量、线条、色彩、比例、尺度、质感和肌理等所构成,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和感情,诉诸视觉与触觉的可感性审美实体和游憩空间。园林将自然美和人工美,现实美和艺术美融为一体。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高度融合的艺术。中国园林是以山水画构图为蓝本,以山水诗的意境为内涵、融合美学、哲学、诗词、书法、绘画、雕塑等,富于"诗情画意"的综合艺术。"诗情画意"是园林形象的塑造所要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情调,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园林艺术的综合性体现在作为空间艺术的画和作为时间艺术的诗十分谐调地统一在一起。

    宋代画家郭熙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因此园林有了植物才有生气而呈现出华滋之美。植物是构成园林的重要因素,是构成园林美的主要角色,园林植物种类繁多,有乔木、灌木、草木花卉等,具有色彩美、香味美、姿态美和风韵美,可观花、观叶、观果、观枝干。园林植物的多样性为园林美观提供了多样性。"餐翠腹可饱,饮绿身须软",可见绿色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作用。园林植物给风景添上了一层富有生气的绿色,植物绚丽的色彩和美丽的形姿,增强了园林的观赏价值。花卉是园林植物景观的重要材料,造园家童隽先生曾说"园林无花则无生气,盖四时之景不同,欣赏游观,怡情养育物,多有赖于东篱庭砌,三径盆栽,俾自春至冬常有不谢之花。"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物质,必须存在着繁殖、生长、由小变大,由少变多的培养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它的个体美和整体美。园林植物随着四季晨昼夜风霜雨雪的变化,左右着东南西北上下左右的空间,呈出的景观不断发生变化,春花秋实,形色各殊,丰富了园林景观。这种时间上特殊性是中国园林所特有的。

    园林是以对空间形态的塑造为基本表现手段的,植物山水等要素都要以一定的空间形态,空间关系而存在。园林占有的空间以长和宽两维度为截体,上面山川起伏,树木参差形成垂直变化的三维立体,山水植物等景观的形象、色彩、线条及时间空间的变化比建筑物的空间要复杂而灵活得多。园林空间体现在景物限定的环境中。人们在这个环境中游憩、欣赏景物,并得到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景物有天然的和人工的,有虚有实。以景物实体为界面所造成的多为封闭性空间;而以虚拟的边界,则造就开放性的空间;虚实结合,又形成封闭与开放交织的空间。还有通过审美活动而创造的隐空间和运用借景法则创造内外结合的朦胧空间等。中国古代学者思想家对空间的理解大可达渺无边际,不可触及的太玄,小可到庭院一角。稽康说:"俯仰自得,游心太玄,"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王曦之《兰亭序》云:"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杜甫诗云:"游目俯大江"等。中国园林艺术的因借理论,就是基于空间的引伸与扩展的。借景中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因时因地攫取外在自然的一切美的信息,使空间不受界面的限定。为了丰富空间美,造园家还采用种种艺术处理手法如小中见大,大中见小,大小结合;虚实结合、实中有虚;收放结合、先放后收、先收后放等,所以园林中有的空间曲径通幽,有的空间开旷畅达,随着游人不同的游览路线,景观不断发生变化,使游人仿佛置身画中在画中行走因而得到:"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所以园林艺术的空间具有多变性和连续性,有别于其它一切造型艺术。 

分页:[1] [2] [3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灯台树
 文章搜索
关键字  
类别一  
类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