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蝼蛄(MoleCrikets)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有6种分布于我国。主要种为华北蝼蛄GryllotalpaunispinaSaussure,东方蝼蛄G.orientalisBurmeister。蝼蛄是危害最严重的地下害虫之一,也是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皮农场的毁灭性虫害之一。发生初期因为危害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到晚夏或早秋草皮开始死亡时被发现已为时太晚,因若虫进入高龄,体大,取食量大,难以防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0~35毫米(东方蝼蛄)、39~66毫米(华北蝼蛄)。全身密生细毛。复眼椭圆形,大。单眼三个。触角丝状。前胸背板盾形,前缘内弯,后缘圆钝。前翅平迭,比腹部短。后翅卷缩于前翅下,伸出腹末端外。其前足发达坚硬,爪子似小铲;中后足细小。
卵为椭圆形,初产乳白色,逐渐变为黄褐色。
若虫初孵时乳白色,复眼淡红色。体色后渐变深。华北蝼蛄若虫13龄,东方蝼蛄若虫则为8~9龄。
生活习性: 食性杂,可危害多种植物。华北蝼蛄大部分地区三年完成一代;东方蝼蛄在长江以南一年一代,长江以北两年一代。均以成虫和若虫在土里越冬。两种蝼蛄的成虫和若虫全年活动过程约可划分为四个时期:越冬休眠期,上升危害期,成虫繁殖期,冬前暴食期。若虫具有群集性,成虫具强烈的趋光性、趋粪性、趋化性(特别对香,甜物质)、以及趋湿性。均为昼伏夜出,晚上9~11点是取食活动的高峰期。具一定趋光性。春秋两季危害最重。蝼蛄在冬前为越冬作准备,有一暴食期。盐碱地危害重,壤土次之,粘土最轻,主要是因为土质疏松利于蝼蛄活动。
危害: 蝼蛄夜间离开其洞穴,取食茎或叶,有时会将其咬断的茎叶拖回洞穴食用。蝼蛄可在任何时间取食草根。主要位于地表下边,随吃随前移,可将草坪草一片片地齐根咬断,造成大面积的草坪死亡。发生严重草坪几乎无根系存在,极易因人员活动、高尔夫车和其他娱乐活动造成进一步危害。蝼蛄还可因其在土壤表面下广筑穴道造成严重危害。修筑穴道使草坪草根系同土壤分离(拔秧),从而使根系干死,草坪死亡。在新建植(特别是用匍匐茎繁殖)或新播种的草坪上,筑穴活动造成的危害尤重。被蝼蛄危害的草皮难以移植成活。在高尔夫球场的球洞区草坪上穴道使土表凸起不平,影响球的滚动速度和方向。
防治方法: 有效的防治取决于对生活史的理解、全年的详尽的测报工作和综合防治,如田间调查和观测、标图、取样和适时合理采取防治措施。无短期和一次施药便能根除的捷便方法。因其栖于土内,一般杀虫剂难以奏效。施药对土室中的卵无效果。根据蝼蛄发育阶段选择适时施药时间对有效防治非常重要。龄期越高抗药性越强,对老龄若虫和成虫的防治通常是功倍事半。
化学防治:
拌种
新建或改建草坪播种时可用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乳油500-800倍液拌种。50%对硫磷和40%甲基异柳磷也可用来拌种。对蝼蛄防治效果95%,药效30~40天。
毒饵防治
饵料:多汁的鲜草,鲜菜及蝼蛄喜食的块根、块茎炒香的麦麸、豆饼和煮过的谷子。药剂:50%对硫磷乳油,20%甲基异柳磷、40%水胺硫磷、50%甲胺磷。用药量不要太大,以免有异味引起蝼蛄拒食。如将麸皮或谷糠炒熟,用辛硫磷药液拌匀,傍晚撒放田间,进行诱杀。
灯光诱杀成虫
分页:[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