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造法式》看详 |
|
来源:网易园林 日期:[2005-11-3] |
|
取正
《诗》:定之方中;又:揆之以日。注云:定,营室也;方中,昏正四方也。揆,度也,─度日出日入以知东西;南视定,北准极,以正南北。
《周礼?天官》:唯王建国,辨正方位。
《考工记》:置标以悬视以影,为规识日出之影与日入之影;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郑司农注云:自日出而昼其影端,以至日入既,则为规。测影两端之内规之,规之交,乃审也。度两交之间,中屈之以指标,则正南北。日中之影,最短者也。极星,谓北辰。
《管子》:夫绳,扶拨以为正。
看详:─今来凡有兴造,既以水平定地面,然后立标测影、望星,以正四方,正与经传相合。今按《诗》及《周官?考工记》等修立下条。
取正之制─先于基址中央,日向置圜版,径一尺三寸六分;当心立标,高四寸,径一分。画标影之端,记日中最短之影。次施望筒于其上,望日影以正四方。望筒长一尺八寸,方三寸;两掩头开两圜眼,径五分。筒身当中两壁用轴,安于两立颊之内。其立颊自轴至地高三尺,广三寸,厚两寸。望昼以筒指南,令日影透北,夜望以筒指北,于筒南望,令前后两窍内正见北辰极星;然后各垂绳坠下,记望筒两窍心于地以为南北,则四方正。若地势偏斜,既以影标、望筒取正四方,或有可疑之处,则更以水池影标较之。其立标高八尺,广八寸,厚四寸,上齐;安于池版之上。其池版长一丈三尺,中广一尺,于一尺之内,随标之广,刻线两道;一尺之外,开水道还四周,深广各八分。用水定平,令日影两边不出刻线;以池版所指及立心为南,则四方正。
定平
《周官考工记》:匠人建国,水地以悬。郑司农注云:于四角立植而悬,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为位而平地。
《庄子》:水静则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管子》:夫准,坏险以为平。
《尚书?大传》:非水无以准万里之平。
《释名》:水,准也;平,准物也。
分页:[1] [2] [3] [4] [5] [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