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指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未级一管道上的特制的灌水器,将水分和作物所需养分以较小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的灌水方法。
微灌分为:滴灌、微喷灌、雾灌、涌泉灌等灌溉技术
1、滴灌:是把一定压力的水,通过管道和滴头一滴滴不断浸润作物根部土壤。比喷灌省水30%左右。滴灌技术推广重点是温室大棚蔬菜和丘陵山区果园,大田作物一般采用移动式滴灌、蔬菜采用固定式滴灌、果树滴灌两者皆可采用。
从目前使用条件和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温室大棚内采用灌溉节水技术的速度可能会更快一些(因为无法做到天然降雨供水)。
一个完整的灌溉系统应包括(压力罐的压力一般滴灌管作业系统0.2~0.4MPa(兆帕)):压力水源系统、首部过滤系统、输水管网系统、施肥系统(还可施用农药)、滴灌管作业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根据需要增加)
2、微喷灌技术:是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以小的流量将水喷洒到土壤表面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水方法。这是在喷灌和滴灌技术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灌水技术。
与喷灌比:工作压力要低50%,降低管材要求和能源消耗,节省运行费用,但对水质要求高些,需配过滤器。
与滴灌比:工作压力要高一些,微喷头的流道及出流孔口较滴头大,故不易堵塞。
该技术可在山区充分利用泵水,浅井水等小股水源,微喷灌系统组成:压力水源、首部枢纽、管网。微喷头。其核心是微喷头:旋转式、离心式、折射式。缝隙式。其中旋转式微喷头湿润半径大,适用于全面积湿润。
3、雾灌技术:是雾化灌溉的简称。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灌溉技术,是通过低压管网将首部加压的水输送到田间,再通过特别的雾化喷头将水喷酒成雾状进行灌溉的方法。
系统组成:水源、首部枢纽、干管、支管、毛管、微管、和雾化喷头组成。系统设计与微灌系统基本相同。
雾灌有省水、调节作物株间小气候等优点。雾灌时作物处在云雾复盖之中,水份能直接被叶片吸收,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尤其在干旱高温季节,雾灌能提高株间湿度30%,降低株间和叶面温度3~5℃,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加10~15%,从而可以减轻或消除作物光合作用的“午睡”现象使作物获得高产。
该技术可在茶叶、柑桔、花卉、食用菌等经济作物上推广应用效益特别明显。雾灌在设备投资方面,亩投资比固定式喷雾低,与滴灌溉基本接近。
五 地下灌溉技术
它是利用修筑在地下管道灌溉引入田间耕作层,借毛细管作用自下而湿润作物根区附近的土壤的灌水方法。地下灌溉包括:地下水浸润灌溉,地下渗灌。
目前由于渗灌技术建设投资大,施工技术复杂,在我国尚不普及,是将发展的一种新灌溉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1、不破坏土壤结构,上层能保持良好的通气状态,水、热、气三因素的比例协调,并能自动调节,能均匀输送水份和养分,为植物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增产效果显著。
2、地表含水率较低,蒸发很少,输水基本无损失,水的利用率高,比喷灌节水50~70%。
3、灌溉水只需低压输送,一般约0.2MPa即可,且流量小,扬程低,减少了装机容量,节能效果好。
4、地表下5~10cm厚的土壤控制在干燥条件下,不具备温湿环境,能减少病虫草害的蘖生,可节少农药费用。
我国采用的地下渗水管主要有五种形式,陶土式、塑料式、合瓦式、鼠道式土洞。该技术一般应用地形平坦及根系较深的作物。
六 渠道机械化施工防渗技术(可采取机械化施工)。
防渗渠道断面形式可分为梯形、矩形、“U”型,其中“U”形防渗效果好,流量大,抗冻能力强,投资费用低。
七 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
它是利用拖拉机携带灌溉水和灌溉设备及作业农具,在田间行走灌溉的技术,主要用在干旱缺水和无灌溉水源的作物的播种和苗期的需水灌溉。
主要分为:穴播穴灌机、条播条灌机、喷淋灌溉机
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特色
a、利用农村小拖为动力,减少灌溉机的造价,小拖充分利用;
b、适应性强,田间不需任何工程即可灌溉,可流动服务;
C、采用先进的局部灌溉技术,水只湿润有作物处的土地,节水效果明显,一般播种时4~8立方米/亩。幼苗期8~10立方米/亩。
d、可以实现一机多形式灌水技术(喷灌、淋洒灌、穴灌、沟灌、畦灌等)。 分页:[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