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环境生态修复国内外研究进展 |
|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2-11-27] |
|
该技术在有效净化污染水体的同时还具有如下特点:不影响河流的航运和泄洪等功能:不破坏河流生态系统:适合河流复杂多变的水流条件;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化学与生物稳定性强,不溶出有害物质:价格便宜,便于安装。
(6)土地处理技术
污水特别是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用污水通过慢速渗滤方式进行农业灌溉可以满足农作物和其他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同时也去除了污染物质,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水资源的紧缺状况。工艺流程图如下:原污水——污水蓄水池——厌氧调节池——土地处理系统——排水井。该方法对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但是水力负荷一般较低。渗流速度慢。
(7)深水曝气技术
通过机械方式将深层水抽取出来曝气然后回灌深层,或注入纯氧和空气全部提升至水面再释放等方式,使水体中溶解氧浓度升高,改善冷水鱼类的生长环境和增加食物供给,又通过改善底泥界面厌氧环境为好氧条件来降低内源性磷的负荷。该技术对水体生态与环境的修复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水体生态修复方面,目前国内仍处于起步和技术探索阶段,整治工作基本处于水质改善和景观建设阶段,缺乏传统水利、生态系统栖息地和景观的有机结合:而国外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念及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比如日本在湿地修复水资源方面所做的工作很值得我们借鉴。在今后的水生态修复研究工作中要多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理念,逐步改善我国的生态与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学勤,曹光杰,城市水环境质量问题与改善措施Ⅱ,城市问题,2005(4)
[2]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3]何旭生,鲁一晖等,河流人工强化净水工程技术与净水护岸方案,水利水电技术。2005(11)
[4]李大成,吕锡武等,受污染湖泊的生态修复Ⅱ,电力环境保护,2006(1)
[5]张锡辉,水环境修复工程学原理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6]胡晓东,阮晓红等,植物修复技术在我国水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可行性研究D1,云南环境科学,2004,23(1)
[7]李向心,武周虎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研究与进,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25(4)
[8]宋海亮,吕锡武,利用植物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与实践,安全与环境工程,2004,11(3)
[9]夏会龙,吴良欢等,有机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应用生态学报,2003,14(3)
[10]童昌华,杨肖娥等,低温季节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Ⅱ,水土保持学报,2003,17(2)
推荐阅读:
坑外搅拌桩加固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分析
花木种植提高湿度的几种方法
红松顶芽劈接法嫁接技术
园林树木垂直绿化技术规程 分页:[1] [2] [3] [4]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