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性化景观设计
生态设计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往往因为突出了人性化而大放异彩,以下几点就是关于人性化景观设计的一些想法。
2.1在校园的各个路牌后设立校园简明地图。对于长期生活在学校里的人来说地图是乎没有作用,但对刚入学的新生、刚入校的老师以及到学校找人和办事的陌生人来说,地图的作用就大了。
2.2在校园各主道两旁尤其在教职工的等班车的地方设立休息用的石凳。
2.3在路旁及各个教学楼上设立IC电话亭,第一可以方便师生随时随地打电话,第二可以弥补校园文化的缺憾。
2.4划定专门的停车区,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各停其区,以整治当前校园内停车混乱的局面。以13号教学楼前为例,楼的主通道前停满了汽车,给行人带来了诸多不便,也照成了一些安全隐患,倘若教学楼上有突发事件发生,那么这种停车格局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其次,过往行人也给停在路上的汽车带来了诸多隐患。
2.5将学校的围墙部分改为绿篱。一方面可以方便各种动物的出入,已促进校园物种多样化。另一方面,开阔的视野可以使人们心情舒畅,更有利于师生们的工作与学习。
2.6噪声污染的应对方案。当前校园内的噪声主要来自校外的汽车,尤其是公寓二科、公寓三科后的汽车噪声极为严重,严重的影响了学生们的正常生活。该区种植的树种主要是银杏,由于银杏生长缓慢,短时间内很难起到减轻噪音的作用,所以建议该地区改种一些生长数度快的高大植株,如毛白杨等。另外,学校广播台也是一个主要的噪声源,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以及下午的第四节课时的播音都会影响到大部分同学的学习与休息。考虑到广播台性质的特殊性,所以建议广播台调整播音时间。
3.校园垃圾的分类回收
3.1校园垃圾的现状
当前,校园垃圾主要有废纸、废塑料袋、废电池等,三种主要的垃圾中,废塑料袋是令人恐惧的白色污染,废电池更是“资源杀手”。但是校园里垃圾处理存在着诸多不足,首先垃圾没有做到分类放置,垃圾箱只有简单的一种;第二,垃圾箱的放置地点不够合理,比如教室的一些公共场合没有设置垃圾箱。
3.2分类垃圾箱的设计与合理分布
3.3垃圾箱的管理
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实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鉴于大学里的人群素质比较高,所以适应时间较社会要短不少,垃圾分类回收方案较容易实施。对于垃圾箱的管理,适应期期间共用清洁工人清理。适应期后,垃圾箱管理实施承包制,谁承包,谁清理,谁受益。长此以往,又可以节省不少开支。
4.适度宣传
生态校园的建设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学校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是生态校园建设的观念深入人心。具体方式可以有办报纸、开讲座、看教育片等等。
校园是全体在校师生的校园,生态校园的建设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只要实施科学有效的措施,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校园建设不但能够实现,而且将为时不远。 分页:[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