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常见病虫害防治
1、症状:叶部初起褐色、灰褐色或紫褐色小点,逐渐形成圆形斑,非水渍状,不透明,病斑周围无黄绿色晕圈,直径2~4㎜,病斑边界清晰,外围紫褐色。后期中部白或褐色,略带轮纹,病斑枯死脱落,形成不规则的穿孔。
2、发生规律:病菌在落叶上越冬,翌年春季借风雨传播。6月开始发病,8~9月为发病盛期,降雨量大则病害发生与流行,树势衰弱,发病严重。
3、防治方法:
①结合冬季修剪整枝,剪除病枝,清除枯枝落叶,减少侵染源。
②春季树木发芽前喷洒石硫合剂进行保护。
③6月发病初期喷洒瑞毒霉锰锌、加瑞农、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细菌性穿孔病
1、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枝梢也能受侵染。叶片开始出现水渍状小褐点,而后扩展成圆形或多角形病斑,褐色或紫褐色,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圈。潮湿情况下,病斑背面有浅黄色菌溢,后期病斑脱落形成穿孔。枝梢受害后形成黑色凹陷而且龟裂。
2、发生规律:病菌在枝梢病斑和病芽内越冬,春季靠风雨和昆虫传播阴雨连绵或蚜虫、叶蝉为害严重时容易造成病害流行。
3、防治方法:
①合理修剪,增加通风透光;合理施肥,增强生长势。
②春季发芽前喷洒波尔多液,消灭病原。
③发病初期喷洒多菌灵、可杀得等药剂防治。
茶翅蝽
1、发生规律:以成虫在建筑缝隙或草丛中越冬,以若虫和成虫为害叶片和嫩梢,受害叶片褪绿,受害嫩梢畸形。
2、防治方法:
①冬季清除枯枝落叶和杂草,集中烧毁,消灭越冬成虫。
②成虫、若虫为害期清晨人工震落捕杀。
③若虫期喷洒辛硫磷等药剂防治。
蚱蝉
1、发生规律:多年发生一代,以若虫在土壤中或以卵在寄主枝干内越冬,若虫在土壤中刺吸植物根部,8月为产卵盛期,常造成枝条枯死。
2、防治方法:
①结合冬季修剪剪除有卵枝条集中销毁。
②人工捕捉成虫。
蚜虫
1、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0~30代,以卵在枝梢、芽腋和树皮裂缝等处越冬,3月中旬开始为害,4月、5月为害最为严重。
2、防治方法:
①结合冬季修剪剪除有卵枝条。
②利用黄色粘胶板诱粘有翅蚜。
③在初孵期和产卵前可喷洒蚍虫啉、敌杀死等药剂防治。
分页:[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