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品应用 | 工程撷影 | 项目管理 | 施工技术 | 工程监理 | 工程养护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程养护 >> 正文
 文章搜索
关键字  
类别一  
类别二  
  

 

城市的更新保护与建设性破坏
 
来源:网易园林 作者:杨勇翔 日期:[2015-4-30]

    1.城市更新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成片的老城区被更新,整个中国俨然是个大工地,到处塔架林立,机声隆隆。城市的面貌可称得上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并且这种势头还在不断升温。

    我们在为取得的成就感到欢心鼓舞之余,也在为这种大规模的、快速的城市更新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给城市造成的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遗憾而痛心。我们应该正视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到它的严重性,它将给我们的城市留下历史的、永久的遗憾和创伤,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和解决,城市的历史见证和有价值的东西将会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消失,我们将愧对历史,愧对后人。

    1.1大拆大建

    正像《北京宪章》所指出的那样,20世纪是一个“大发展”和“大破坏”的时代,人类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破坏已经危及自身的生存,“建设性破坏”始料未及,屡见不鲜。

    对老城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倒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简单、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随之灰飞烟灭,永远的消失了。难怪有人说我国城市建设正在经历一场砸烂一个旧世界,开创一个新世界的“文革”。这种更新方式会给城市留下永久的遗憾和创伤。

    1.2各类保护建筑遭到破坏

    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将保护建筑视为获得眼前利益的捷径,千方百计的恣意蚕食、侵占、破坏和拆毁,情况相当严重,且屡禁不止,层出不穷。如福州发生拆毁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历史街区事件;定海古城被毁事件就是较典型的例子。

    1.3城市的特有风貌正在消失

    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使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建筑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在城市的更新改造中由于不注重传统街区、传统风貌的保护和继承,使城市原有的特色风貌遭到破坏,并被一些低级和赶时髦的东西所替代,使人们对所居住的城市和环境产生了一种陌生感,丧失了认同感和归属感。城市在爆炸式的发展中,正在丧失它的形态、地标、识别性、特征。

    1.4城市的文脉被切断

    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目前,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使城市的文脉受到破坏和人为的割裂。

    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曾讲过,建筑是本历史书,在城市中漫步,应该能够阅读它,阅读它的历史、它的意韵。把历史文化遗留下来,古代建筑遗留下来,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如果旧建筑、老建筑都拆光了,那我们就读不懂了,就觉得没有读头。这座城市也就索然无味了。

    1.5城市正在走向雷同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科技各领域交流的扩大,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应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但是这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使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地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正在失去灵魂。

    2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城市更新和建设中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在这种大规模的、急风暴雨般的城市更新和建设大潮的冲击下,从理论研究到人们的更新理念、价值观、审美观、建筑品位以及规划、更新方式、保护、利用及发展等都缺乏充分的准备和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理论、观念、法规、规划、管理都落后于实际,没有起到应有的引导、促进、制约作用,造成了许多的失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主要原因。

    2.1理论落后

    我国在城市更新与保护的研究方面投入少、研究成果少,在城市更新与保护的理论研究上相对比较落后,缺乏—套完善的能指导实践的理论体系。

    2.2观念落后

    城市更新和保护观念比较陈旧和落后,把城市更新简单地理解为拆旧的,建新的,且拆除得越彻底越好,在更新中重视硬件的更新,讲究规模,追求高、大、洋,缺乏有机的、自然的、历史的、连续的更新理念。而且保护的观念十分淡薄,普遍缺乏保护意识,在历史文脉、传统风貌、城市特色保护的认知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2.3方式原始

    目前我们采取的最普遍的城市更新方式是大拆大建,似乎拆的越彻底,旧的建筑、设施一点不剩,才是建设、才是更新、才是政绩。

    这种城市更新改造方式是一种原始的、落后的方式。历史上,我国各朝代每当改朝换代时,大多要将前朝的都城等代表性的建设毁掉重建,造成多少历史文明在这一过程中失落。

    这种原始的、单一的更新方式,根本谈不上什么保护了,在更新中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街道、景观等消失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标志也随之消亡了,城市的历史被割裂,展现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氛围和环境消失了,城市的丰富感和厚重感丧失了,城市更新和建设变成了赶潮流,赶时髦,人们看到的城市象是刚从地下冒出来的一座新城,使人感到陌生和不安,缺乏认同感。

    人们没有认识到城市发展各时期遗留物的价值,没有认识到城市丰富多彩的重要性,一旦失去了才会认识到,但是悔之晚矣。例如,国内大多数城市原来都有城墙,而如今只剩下平遥、兴城等少数几个城市留下了完整的古城墙,它们被视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在上个世纪这些城墙却被视为城市发展的障碍,大力加以拆除,最典型的是北京古城墙的拆毁。导致北京现在只剩下零星、残破的城墙遗址了,目前只能用建皇城根遗址公园和明城墙遗址公园的方式挽回些遗憾,找回些历史的记忆,但找不回的却是那永久的创伤和历史的遗憾。

分页:[1] [2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四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