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品应用 | 工程撷影 | 项目管理 | 施工技术 | 工程监理 | 工程养护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施工技术 >> 理水工程 >> 正文
·土方工程 ·筑山工程 ·理水工程 ·园路工程 ·种植工程 ·其他
 

 

探讨再生水回用于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景观修复措施
 
来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日期:[2015-3-24]


    4.2水体系统的优化设计

    景观水体的平面几何造型、水体深度分布、水文特征、池壁材料、池底底质、驳岸形式都应该与水生生物生理特征、生活习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保持协调,同时利于水体的流动,增加流动复氧和水体交换水平,提高水体自净和自我修复能力。

    (1)岸线设计。景观水体的岸线应尽量实现曲线柔和的不规则设计,以利于水体的流动,避免死角现象,否则容易滋生藻类。同时形成水流的急流段、缓流段等不同形态,增加水体的动感。辅以机械曝气和微孔曝气等技术,强化水体的复氧效果,提高景观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2)水深设计。景观水体考虑到游客安全问题,水深不宜太深;但是水体太浅,又易发生富营养化,因此综合考虑,设计水景深度选择为1.0m左右比较合适。可顺着水势营造浅滩和深潭,形成多样水域环境,使曝气、多种凹凸面的接触氧化和吸附、向着深潭等处的沉淀、动植物及微生物的摄取和消化分解等河流的自净作用大大增强。

    (3)池壁材料及池底底质的选择。考虑生态系统的修复,池壁可以采用天然材料的护面,如粘土、砂砾、卵石等,池底要保证有部分底泥,这样既可以满足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同时也实现了水体生态系统的建立。要尽量避免池壁、池底使用水泥混凝土结构,阻碍水体与底泥物质的交换,破坏水体生态系统。

    (4)生态护岸的设计。作为水陆交界地带的湿地岸边环境的营建也十分重要,生态护岸对于修复水体生态系统、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等都有巨大作用。由于生态护岸沿着岸线有带状连续分布的特征,其上均可种植水生植物,而水生植物是再生水、底质和光的最大利用者,在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方面有决定性作用,通过吸收、降解、吸附、过滤、沉淀、对藻类的抑制作用净化水质,并提供水生动物食物、繁殖、栖息场所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5)水系循环流动的设计。根据“流水不腐”的生态理念和水华产生的流速限制条件,以水体建设地形、自然流向和周边水系连通为主导,通过设置泵站,解决湖体流动动力问题,促进水系循环流动,增加流动复氧和水体交换水平。对于局部死水区可安装曝气推流设施促进水体交换流动,稀释局部污染物积累。

    4.3水生生物调控技术

    生物调控(Biomanipulation)是通过重建生物群落以减少藻类生物量,保持水质清澈并提高生物多样性。生物调控法的优点是投资少,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水生生态循环。目前主要有2种方法:①在浅水型富营养化湖泊中种植水生植物;②放养食鱼性鱼类以控制食浮游生物的鱼类,以此壮大浮游动物种群,从而遏制藻类[13]。这样既保持了水体的自然景观特点,对再生水回用的水景也具有较强的截污、净化功能。生物调控的核心在于建立平衡的生态系统,有效地控制藻类规模。平衡的湖区水体生态系统应具备由湖中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及水生动物的合理栽植与放养而构成的完整的生物链(图3)[14]。

    5、结语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在目前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具有积极的节水意义。保障景观水体的水质达到相应的水体功能要求,抑止富营养化发生,需要结合再生水自身污染物本底值较高和缓流水体及浅水体等特点进行考虑,针对源头补水处理—景观水体系统合理设计—景观水质、效果控制和维护,采取相应的水质净化与保持技术。

    在水体的景观修复措施中,人工湿地技术能够高效处理再生水水源,池体的优化设计通过恢复重建水体生态系统提高自然净化能力,水生生物调控通过放养和种植水生动植物,加快有机污染物的同化吸收,进一步防治富营养化。景观修复途径具有生态可持续性的优点,同时比之水质净化的纯工程技术,能更加细腻地发现并表现水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恢复并延续文化景观。通过最小的人工干预达到自然过程的巨大改进,创造更加接近自然条件的开放空间,保障公共健康,增加美学价值。

分页:[1] [2] [3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四叶草
相关内容
· 理水工程中居住区水景造型形式
· 庭院理水工程中要注意的安全措施
· 古代园林工程中理水工程三法
· 再生水回用于水体的富营养化
· 浅析园林理水工程静水池设计
· 再生水回用于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景观修复措施
·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控制(图)
· 理水工程中的安全措施
 文章搜索
关键字  
类别一  
类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