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居住区水景设计 |
|
来源:考试大 日期:[2011-9-20] |
|
(2)中国大中城市普遍缺水,而水景由于蒸发、更换等每年又消耗大量水资源,浪费了资金,导致许多水景大部分时期缺水、少水,甚至无水,场地中仅剩下僵硬的水池。
(3)由于居住区内的水体大多为封闭水域,一般具有易污染、水体自净能力低等特点,如果对居住小区内的水面管理不好,很容易成为小区内雨水及生活垃圾的受纳体,从而导致水体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时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致使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变黑变臭,严重影响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目前多数居住区水景水质净化方式主要以定期过滤、换水和药物净化两种,这两种方式均存在弊端,前者浪费水资源,后者药物影响水中植物、鱼类的生长。
2、改进建议:
(1)合理控制水景中水体的面积、体积,尽量设计小型水面、线状水体(溪流、小的瀑布、壁泉、叠水)以及各种各样的点状的泉,可以做成丰富特色景观,水体的面积相对能够小一些,如此一来土建的费用就降低,同时水分蒸发就相对少一些,减少后期补充水体的投入;另一方面,运行所使用的电的费用也降低,人工、净化等相关的费用都能降低,但效果也会很好,因为小水面、线状、点状水体同样可以影响周围的气候,给周围增加湿度,重要的是形式活泼、景观内容丰富,参与性强,更适合居住区居民欣赏、参与。
(2)关于水景中水体的蒸发、净化、更换消耗大量的净水,可以采用利用居住区中水、回收园区雨水的方式来解决。雨水回收系统为一个完善的收集系统,利用预先埋设的管网,将房顶及绿地、道路多余的雨水“自流”进地下储水池,通过过滤、沉淀、净化,再用水泵排入小区景观水体,从而节约用水。以青岛某小区为例,在水景附近的绿地中,地下设有储水池,平时储存净化后的水,用以水景循环,在水景损耗小的时节,水池的水还被用来进行绿化灌溉,大大减少了使用自来水的数量,有效降了成本,并保证了水景正常运行。中水是指部分生活、工业用水经一定工艺处理后,回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农业灌溉、市政园林绿化、车辆冲洗、建筑内部冲厕、景观用水及工业冷却水等方面的水,由于其介于上水(自来水)和下水(污水)之间,故称为中水。在居住区内若使用中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城市市政中水系统建立并运行,供水管道通入居住区,另一种方式为居住区根据园区用水量,自行安装中水处理系统,供园区供水使用,这适用于园区居民户数多,水景及绿化用水量大的居住区。在生活排水中,一部分为粪便水,属于重污染水,不考虑利用这部分水进行中水处理;另外一部分是洗涤用水,通常包括洗衣、洗菜等生活用水,其排量占75%~80%,但污染程度只占20%左右,这部分水最适于作中水处理。通过使用中水,每年的水费要低于采用自来水的费用,节约了资源。
(3)水质的净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采用便捷、有效的新工艺。如某水景小区采用“ANCS”气浮工艺综合处理技术净化水质,其原理是向水中的通入微细气泡(直径20-30微米),微细气泡黏附于水中絮粒上,造成絮粒整体比重小于水的比重,从而上浮到水面,最后被过滤排除。经过气浮技术处理,出水透视度可以达到2米;净化时间较短,一般2-3天就可以使水质明显改善;费用较低,每吨水的处理成本在0.06-0.15元,远远低于常规处理成本或自来水费;同时在处理的同时可以向水中大量充氧,大幅度提高水的自净能力,这更是其它处理技术无法比拟的;对藻类的有效去除,可以大量去除水中氮和磷,降低藻类爆发的风险。南方部分项目经过应用,也较好地解决了水中富营养化,藻类植物导致水体变质的问题。
水景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作为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水景时应将经济性、艺术性、科学性完美的结合,从而创造一个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住居环境,争取创造出最佳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景观设计师的最高理想。
推荐阅读:
路基地下水排水设置与施工要求
浅谈绿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金叶水蜡生产管理技术
北美冬青繁殖技术
分页:[1] [2]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