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流觞曲水是我国古典园林中一种特殊的建筑水景,它起源于古代人们欣赏园林风景时的一种游戏。我国古代文人在园林风景名胜地集会时经常举行一种以题对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游戏:人们沿着一条曲折小溪坐开,上游第一人为主人,出题让下游各人对和。每次开始时,便在水面上放上一只大盘,盘上载一杯酒,顺流漂下。每当酒杯漂到一个人的面前,这人便要及时联上一句。如接不上,就要罚酒三杯。最有名的曲水流觞欢聚是东晋永和九年(353),王羲之等人在会稽(今绍兴)兰亭的一次。少长群贤们聚在郡郊的风景地,作文吟诗,流筋取乐,王羲之曾为此写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在美丽的园林风景之地,边赏景边观水,又能开怀畅饮,同时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文学创作活动,的确是很吸引人的。因而,曲水流觞一直是我国古代园林欣赏的一个内容。但是,要寻找一条适宜流觞的曲溪并不容易,后来不少园林就结合水景的布局,叠砌弯曲狭小的流水涧渠以便文人游戏。再后来,为了游赏的方便,便把这曲水设计得更小,放到建筑中,使这流水景和建筑亭台完全合并在一起。北宋编纂的官方营造法规《营造法式》中,还专门收入了流觞亭地面曲水的做法,可见当时这一活动的普及。今天位于北京恭王府花园园门右侧假山旁的流杯亭,北京故宫内乾隆花园主体建筑古华轩西侧的楔赏亭都是这类将动水引入室内的游赏建筑。它们都有上游水源,以保证流觞活动的进行。如恭王府花园假山东南角有一口井,需要时可汲水顺槽流下;乾隆花园楔赏亭的水来自衍棋门旁水井边上的两口大水缸。当然将自然溪流之曲水改作人造的小沟渠,其趣味和意境是大不相同的,但从这一园林很有特色的风景设计仍可以看出水和建筑的亲缘关系。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