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产业化的保水剂基本是聚丙烯酰胺和淀粉接枝型,以前者使用最为广泛,由于寿命长,更多用于园林绿化和生态恢复。
3、保水剂与一般SAPs的差别
保水剂在合成原料、性能及形态上与生理卫生用的聚丙烯酸钠SAPs有明显区别。
在合成原料方面,丙烯酸盐是极为活泼的聚合单体,为羧基团,呈离子性,其聚合交联物吸水能力和速率最强,耐盐和稳定性较差,寿命短。如果其盐完全是钠型的,对植物和土壤带来不利。淀粉是天然高分子,便宜但易于降解,其吸水能力较丙烯酸盐差。丙烯酰胺是具极性而相对惰性的单体,其聚合物吸水倍率较聚丙烯酸盐差,但稳定性和耐盐性好,且还有更好的凝胶强度。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即简称为聚丙烯酰胺的保水剂就是综合了上述成分的特点优化组合的结果。由于钾较钠贵得多,丙烯酸盐可能是钾型,也可能是钠型,当然钾更好。钠在一定含量下尚可使用。参简图1。

图1:丙烯酰胺-丙烯酸钾交联共聚物型保水剂分子结构
Fig.1Structureofacrylamide-potassiumacrylatecrosslinkedpolymers
在性能方面,保水剂要求不易分解,通俗地讲是不易水化,要多次重复吸放水,而一般SAPs只要一次吸水。
在形态方面,一般SAPs是粉末,而保水剂追求的是颗粒,拌土是其主用途。颗粒状由于比表面小,保水性好,更能为土壤和植物根系“雪中送炭”。对土壤更能提高透气性,反复吸放水的次数要多,寿命也长。
4、保水剂的吸水原理
保水剂的吸水原理相同于一般SAPs,是高分子电解质分子链在水中酰胺基和/或羧基团同性相斥使分子链扩张力和由于交联点的限制分子链的扩张力而相互作用而成的。见图2。以聚丙烯酰胺为例,保水剂会有大量酰胺和羧基亲水基团,利用树脂内部离子和基团与水溶液相关成分的浓度之差产生的渗透压及高分子电解质与水的亲和力而可大量吸水直至浓度差消失为止。而控制保水剂达到令人满意吸水程度的是橡胶弹力。分子结构交联度越高,橡胶弹力越强,而橡胶弹力和吸水力的平衡点即是其表观吸水能力。

图2:溶胀凝胶的模型图
Fig.2Modelofswellinggel
由于分子结构交联,分子网络所吸水分不能用一般物理方法挤出而起到保水作用。见图3。
分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