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城市广场水景 |
|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2-1-6] |
|
城市广场水景的特点
(l)空间的活化
在广场环境中,人们最关心的是水平视觉空间环境所赋予人的视觉冲击和亲近自然实体的程度。在有限的空间中,我们无法要求山水自然景观的全盘搬人,也不能一味追求气势的宏大。因此,在广场空间中,要运用一定手段拓展空间、引导空间,用多样的景观内容丰富环境空间,达到活化空间的目的。
空间的拓展规模较大面状的水,在环境空间中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一方面,水虚无的形态弱化了空间的界限,延展了空间的范围,有助于空间的拓展;另一方面,水中的倒影,不仅给水面带来光辉与动感,还能使水面产生虚空间,丰富和扩展了空间,产生开阔、深远之感。面状的水在环境中采用规则或不规则式,或者多个水池组合叠成立体水池;水面可与踏步浮桥结合,形成水中漫道,或和小品结合形成水中景观。
空间的引导象小规模的水池或水面的点式水景,在环境中起着点景的作用,成为空间的视觉焦点,从而起到引导作用。点式的水在环境中布置较灵活,可以分布任何地点,与花坛、平台、装饰小品结合。线式的水,形状细长,有一定方向性,有划分空间和暗示、引导空间的作用。平直的线式水面,往往能形成明确的轴线,给人强烈的次序感;折形的线式水面,蜿蜒曲折,深幽而含蓄,暗示着空间的连续。线式水面一般采用流水,结合喷泉和水池形成生动的景观,造成连绵不断的空间印象。
空间的层次水景作为视觉对象,应有丰富的视觉层次。在广场环境中,首先,充分利用水多样的形态和可塑性,灵活组织点、线、面式水景;其次,可采用叠合的方式形成立体水景,构成立体三维空间,从而增加空间层次感;再次,借助环境中其他要素如亭、桥、汀步、雕塑小品等分隔和充实空间;此外,可以利用水边植林草地来掩映空间,从而获得丰富的层次空间。
(2)作为公共艺术品
广场水景存在于城市的开放空间,具有面向公众的特点,是城市的公共艺术品。“公共艺术”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对环境进行艺术性的规划设计和在城市开放空间等公共性场所中,具有文化性和美感因素的美术品、构筑物及具有美感因素的实用物品的艺术设计与制作。公共艺术的形式又可分为静态公共艺术和动态公共艺术。静态表现形式是通过媒体的物质状态来表达文化的内涵;动态表现形式是通过社会性的公共文化活动来完成。水景是城市中众多公共艺术作品的一种,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功能上都具有公共艺术自身的规律、特点:
公共性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它与公众社会的互动性、公共舆论的开放性和参与性,以及赢得社会公众权利只授予的合法性等方面。它展现于一切公开的场合,接纳不同社会阶层公众的共同参与,并为公众社会所检阅、批评和享用。
广场水景所具有的公共性,决定了它的内容、形式是为众人服务,它同人的生活联系紧密并具有一种互动关系,加强场所环境与市民的亲和力、环境的认同感,柔化、淡化空间界面给市民带来的负面影响。公共艺术的本质是亲民的,它为大众而作,谋求的是公众之利,从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归宿。
公众审美性水景艺术是以自身的主题和形式通过艺术形象揭示出事物的美学特征和本质。审美活动是感性的、直觉的,同时也是理性的、思维的,本雅明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感性认识方式是随着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在城市化成为人类历史不可抗拒的潮流的今天,城市大众放弃对艺术品原作韵味的凝神关注,转而在对复制品的消遣中自我陶醉,在群体的共时性消费中集体狂欢,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审美活动的主要形态。
水景希望通过感性的与理性的、直觉的与思维的有机的结合,以其自身具有的文化内涵和
形象性等特征,展现真、善、美价值,给公众提供积极向上的认识活动领域。
教育引导功能公共艺术区别于一般的商品的地方,就在于它对人的精神生命能够带来智慧的增长。同时,公共艺术是进行文明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成为“城市振兴计划”的一部分。公共艺术是一种向公众传播文化的媒体,环境艺术化工程的建设,将带给市民新的视觉感受,引导人们文明、舒杨的行为。水资源是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时刻提醒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具有意向性的作用。同时也向公众提出了如何利用可持续方法让水景永不断流的设想。
(3)公共参与性
“公众参与”是环境使用者和城市居民参与对城市设计、规划的调查、构想、评议、决策等”城市建设的过程。“公众参与”的主要目的是重新给予普通人以某种程度上控制他们自己生活环境的权力,设计师不再是决定他人必须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的人,而是要唤醒每个人的创造力,让他们加入到住宅、公共设施乃至整个城市的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来。这样,不仅有可能创造出比设计师独自设计更为丰富且合乎人性的环境,而且,参与设计的经历能促使公众增加主人公感,从而产生更稳定和自我满足的社区环境。
虽然公众参与在关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方面常被提及和使用,但对于城市设计中一部分的广场设计也是同样有益的。广场是最能反映市民满意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可行的方法。在这种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将是一个理解人们的需要,帮助人们理解什么是他们面对的问题,并提出解答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人。在这里,建筑师的“我”与使用者的“他们”之间的对立关系应该转变为一种大家站一边的“我们”之间的关系。那么,同样对于我们一直在讨论的水景也就会成为人们最喜爱、最愿意亲近的广场要素,而不会出现如此让人敬而远之的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的参与性,表现在人的亲水性方面。主体的大众化,使现代水景设计区别于传统方式,要强调主体的参与。人具有亲水性,喜欢和水保持着亲近的距离,当人和水距离较近时,可以接触到水,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受到它的气味、水雾、湿润,这些都会使人感到兴奋。当人距离水面较远时,通过视觉感受到水面的存在,他们也会被吸引到水边,实现近距离的接触。对人的亲水性要充分考虑,以水为主题的环境中,不仅要设计供人们观赏为主的水景观,更要多提供人们直接参与的戏水池、旱喷泉广场等,使人们在水中畅游或赤着脚在水中嬉戏,直接感受水的清澈和纯净(图2.7)。
小结
文章是对城市广场水景相关概念的阐述。首先从城市的整个公共空间水景的讨论出发,说明水作为一种构成要素,是城市建设艺术的核心。在城市形态的发展中,表达市民的需求和渴望,并且具体阐述了城市中水体作为景观,不仅在功能上也在优美城市环境的创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美学作用及其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分类。最后,具体阐述了本文研究对象城市广场水景的概念、与广场的关系及特点。在这一研究阶段,认认到虽然水景只是广场中的设计要素之一,但它与广场的关系又如同“图底关系”一样相互影响,互相变化,它不仅是空间中存在的物质,更是承载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文化、精神,反映着社会的时代与变化。
推荐阅读:
五角枫苗木培育
紫杉苗木的繁殖技术要点
午夜草地早熟禾的建植
初探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规划 分页:[1] [2]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