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安全控制 |
|
来源:项目管理者联盟 作者:lyong79101 日期:[2009-9-24] |
|
三、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由于物的能量的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在生产过程中,所有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生产系统是人、机械、方法、材料、环境的系统,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可引发故障。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施工现场使用的设备也越来越多。因此保持机械设备的完好性,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是确保生产系统的物质基础。
1装设安全防护装置
安全装置是在设备性能结构中保证人机系统安全,而给主体设备设置的各种附加装置,是保证机械设备安全运转和保证在可能出现危险状态下保护人身安全的安全技术措施。如:隔离防护装置、保险装置等。安全装置的作用是杜绝或减少机械设备在正常工作期间或故障状态下,甚至在误操作情况下发生人身伤害及设备毁坏事故,能直接对操作者和设备进行安全保护。
2加强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
控制设备的最终因素是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可通过技术手段缓解和通过人的管理来改善。设备的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个设备的选择购置、安装调试、操作运行、维修停用等过程。主要包括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的安全审查与验收;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安全运行检查;维修保养、报废;安全检测、监控、检验和档案管理等。
四、改善作业环境
安全生产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保护弱势群体的重要体现。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是相辅相成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不但要保护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在任何时间、季节和条件下施工,都必须给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作业场所。改变脏、乱、差的而貌。生产作业环境中,湿度、温度、照明、振动、噪音、粉尘、有毒有害物质等,都会影响人的工作情绪。作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品牌和形象。作业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如何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有序与无毒无害,给作业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分析和消除作业环境中的各种事故隐患,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和生产环境,切实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品质与竞争力。
五、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
为了保障安全生产.除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外,还必须具有先进的管理方法、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施工企业和项目部应当加强单位内部的管理,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要不断探索新的规律,总结管理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形势下的管理工作。要强化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将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到实处。要清除新的危险因素,使安全管理上升到新的高度,使安全生产水平上一个台阶。
宏观的安全管理包括劳动保护、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劳动保护侧重于政策、规范、规程、条例等形式,使劳动者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安全技术侧重于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操作规程、标准等,减少或消除对人的威胁;工业卫生着重于高温、粉尘、噪声、毒物的管理,防止劳动者受到有害因素的危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了施工企业的六项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审查制度、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同时,2005年开始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和实行安全生产考核,表明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正趋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
六、结束语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劳动者在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关心和维护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没有安全的保障,便没有职工的高度积极性,就没有施工生产的高效益。因此,施工项目安全控制的任务是相当重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也是非常严肃细致的一项工作。分页:[1] [2]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