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水生态修复实例调查(图) |
|
来源:上海水务 日期:[2006-3-6] |
|
存在问题和对策
上海在整治河道中利用水生态修复的技术,治理水体黑臭和进一步提高水体质量的做法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取得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尚有许多不足,必须十分重视和采取相应对策。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相当一些水体中外污染源没有截清,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
据反映,咸塘港东支流、战斗港每月分别有18000和8000多吨污水入河,大多数河道还有各种污水流入水体,相当一部分河道污水排放的地点和数量也没有调查清楚。截清外污染源是消除黑臭的根本措施,也是水生态修复,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基础,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和采取果断的措施。
2、水中生物多样性还远远不够,水生态的修复要立足在生物链的恢复上
生物多样性是水生态修复的关键,在调查和考察的水域和水体中总体上生物多样性不够,真正能恢复起水中生物链的不多,大部分都靠人为外加某种微生物、复合酶或强化一些植物的繁殖生长来消除黑臭和提高水体质量。应该说,开始治理时采取这些措施是必要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长期这样下去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也不符合上海河道治理的实际情况。水生态的修复要立足在水中生物链的恢复上,不能把河道水生态的修复视作是污水处理过程,也不能把提高水体质量看成是自来水净化过程。
3、水生态修复理论和机理及相互之间关系的认识和实践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在实践中研究探索
水生态修复是科学性很强,又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其中,水生态修复的阶段,水生态修复的原理,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不同生物种群对不同河道水体的针对性、适应性,形成生物链的生物种群搭配及有没有负面影响等问题,还需要在理论上研究明确,实践中探索论证。
分页:[1] [2] [3] [4]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