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墙防水构造主要做到两点:一是转角处做加层、卷材要满粘;另一个是收头处理。收头处理有多种方式,有直接将防水层做到女儿墙压顶处,有在砌筑女儿墙时留出凹槽,将防水层做到凹槽内,然后用水泥砂浆封堵,也有在混凝土女儿墙上,将防水层用金属压条,固定,也有有金属披不。下面分别进行介绍一下:
(1)将防水层做到女儿墙压顶以下,即先将女儿墙砌好,抹好灰,将防水层做完成后,再打混凝土压顶(如下图)此做法防水收头效果很好;但后期施工对防水层容易造成破坏,一般女儿墙较低,无法留置凹槽时,常采用此做法。
(2)在女儿墙砌筑时,留置凹槽,但要计算好凹槽的高度;规范要求距找平层不小于250mm,但我们一般对有刚性保护层的,要求凹槽距保护层不小于250mm,是相对合理的。但我们往往计算不准,造成凹槽高度不够;同时对压入槽内的防水层还要采取用水泥钉固定、密封处理,对上部的墙面采取抹防水砂浆或刷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防止雨水从凹槽处渗入屋面。
(3)对于涂膜防水新规范明确要求,将防水层直接涂刷至压顶以下,就是不管女儿墙在多高,都要涂刷至压顶以下,主要是涂刷至半腰涂料防水不易收头。同时还要求对压顶采取防水处理,一般就是抹防水砂浆。
(4)对于钢筋混凝土女儿墙,一般都是采用金属加条将防水层固定,上口用密封膏密封;也有采用金属雨披,用镀锌铁皮加工成型,用水泥钉固定在防水层,上口也用密封膏封闭。但防水高度最低处,不低于面层250mm。
4)水落口防水构造
水落口分内排水落口和外排水水落口两种,水落口漏水是屋面防水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保证水落口质量,要加强好下方面的管理。
(1)规范要求:水落口上口,必须是每个屋面分区的最低处。我们在安装水落口时,特别是内排水水落口,由于屋面设计计算不准,水落口处不时最低点,造成返坡,影响屋面排水,造成屋面积水甚至渗漏,这时我们比较常见的问题。
(2)规范要求:水落口与基层接触处,应留置宽20mm、深20mm的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这里我们常出现的错误是用加气块或其它块状材料,将水落口固定一下,随便抹一层水泥砂浆;使用时由于排水产生力,很容易造成水落口位置发生变化,造成渗漏。我们在施工中一般应用干硬性豆石混凝土,内掺一定比例的UEA微膨胀剂,上口按规范要求留出凹槽,嵌满建筑密封膏,保证在水落口发生少量位移时,不至于出现缝隙,而造成漏水。
(3)规范要求:防水层贴入水落口内不应小于50mm。这一条一般都能做到,但往往贴进去了,但与水落口内壁粘结不牢;施工时防水层做后。及时把排水筚子安装好,防止防水翘起。
(4)规范要求:水落口直径500mm范围内的坡度不应小于5%,并采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涂封,其厚度不应小于2mm。这一条一般都没有做到,一方面是我们在做基层时,水落口直径500mm内的坡度找得不好,同时没有留出做加强层的凹槽,结果一按要求做加强,周围出现一个小挡水台。一般水落口应按如下图做。
(5)施工中还有一个问题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就时水落口安装太低,无法做保温层,产生冷桥,冬季出现冷凝水,这种特别容易出现在外排中。解决的办法就是做好屋面设计,保证水落口的位置准确。
分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