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绿道中的驿站设计 |
|
来源:园林学习网 日期:[2015-11-25] |
|
“绿道”理念来源于欧美发达国家,成功的运用于巴黎、伦敦等世界著名城市建设的实践中。绿道内涵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含义,本文引用查理斯.莱托(CharlesLittle)在其经典著作《美国的绿道》(GreenwayforAmerican)中所下的定义: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人工景观线路。绿道主要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游船码头、租车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及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
绿道建设符合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完善城乡功能,强化地方风貌特征,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在低碳、环保生活理念的倡导下,绿道建设成为国内城乡建设的一种新趋势,珠三角的一些大城市以及青岛、成都等纷纷投入绿道建设的热潮中。驿站作为绿道服务系统主要的布局方式,是各项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作为绿道管理、商业服务、休闲游憩、科普教育、交通换乘和安全保障等相关配套设施的集中设置区,因此,本文旨在阐述其特点和相关设计要求。
根据驿站所处的不同地段和环境,驿站可分为市域内的驿站和市区内的驿站。市域内的驿站主要依托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发展节点或绿道沿线城镇及较大型村庄安排布点,市区内的驿站主要依托绿道沿线公园、广场、交通枢纽点、商业中心等重要节点进行建设。
根据驿站的规模和服务范围,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驿站是根据绿道网整体规划确定的“区域级服务区”,主要承担绿道管理、综合服务、交通换乘等方面功能,是绿道的管理和服务中心。
二级驿站是绿道沿线城市级服务区,主要承担综合服务、交通换乘等方面功能,是绿道的服务次中心。
三级驿站是绿道沿线社区级服务点,主要提供售卖、休憩、自行车租赁等基础服务设施。
参照《仙居县永安溪绿道(城区~白塔)改造工程》为例,永安溪绿道从仙居县城永安公园西侧开始,到神仙居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结束,全场约30公里,共设置2个一级驿站,2个二级驿站、5个三级驿站,绿道驿站设置间距如下表所示:
既要保障绿道驿站的基本服务功能,又得防止建筑规模过大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落实对驿站规模的控制,见下表:
结合项目考察和永安溪绿道驿站工程,通过下表细化完善三个等级驿站的各项服务功能:
1、驿站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设施,严格控制新建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2、自行车租赁点可包含户外运动用品等设施的租赁。3、在观鸟点、古树古木及珍稀植物观赏点应设置科普及环境保护宣传设施;在历史文化遗迹、纪念地、古村落等处应设置相应的解说设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施。4、主要景点应设置观景平台等设施。5、垃圾收集应纳入绿道附近城区、镇、乡村的垃圾收集系统。
注:“●”表示必须设置,“○”表示可设,“—”表示不考虑设置。
各级驿站均具备交通换乘的功能,换乘的自行车和游览车可尽量停放在庭院、围廊边等户外空间,搭建雨棚等构筑物遮风挡雨,减少对建筑室内空间的占用。参照相关经验,一级驿站人流量大,考虑旅游需求和居民绿色换乘出行,租赁规模较大,大致估算需配置150辆自行车和50个机动车停车位;二级驿站作为次要的人流汇合点,停车规模适当,大致估算需配置60辆自行车和25个机动车停车位;三级驿站作为社区级服务点,规模不大,主要配置自行车租赁点,提供自行车停放和归还的场所,估算需配置30辆自行车。
绿道驿站往往设置在绿道沿线的景观节点,因此其建筑形象和功能设置显得同等重要。驿站采用的建筑风格、造型、形式、元素符号、装饰等,应符合当地传统建筑的视觉意象及风貌特征,使得驿站建筑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注重与周边环境相融合,驿站建筑本身构成了绿道环境中的一处景点。永安溪绿道驿站虽然采用的是现代化的构造技术和材料,但采用马头墙、小青瓦、圆拱门、落地窗等空间造型,空间层次丰富,建筑色彩素雅,建筑融合环境之中,很好地符合江南建筑依势而建、清秀、素雅、通透、灵巧的特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