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品应用 | 工程撷影 | 项目管理 | 施工技术 | 工程监理 | 工程养护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施工技术 >> 筑山工程 >> 正文
·土方工程 ·筑山工程 ·理水工程 ·园路工程 ·种植工程 ·其他
 

 

雕塑景观之我见
 
日期:[2012-6-12]
    一、雕塑现状

    高楼大厦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雕塑同样具备成为城市标志的可能,当你走过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后,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恐怕不是那些近乎雷同而又毫无地域性可言的高楼,也不会是那些近乎一个模式的绿地草坪,而应是那些停留在公园、广场、或街头绿地中的具有地域符号的雕塑。好的雕塑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解读你所在的城市,更好的让人们了解关于你所在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因此,雕塑又被称为一个城市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你可以看到这个城市内心最深处的灵魂,看到这个城市的成长历程,看到这个城市所特有的内涵。

    然而,令人可悲的是存在于我们城市中好的雕塑太少了,现实中存在更多的是那些近乎幼稚的雕塑,那些抽象的让人们看不懂的雕塑,那些所谓的“雕塑景观”。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著名雕塑家曾成钢忧心忡忡,他指出,眼下大到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小到县城乡镇,到处都在做城雕,仿佛一夜之间要把所有空间都填满,但精品少、败笔多,九成以上的城市雕塑不仅没有起到美化城市形象的作用,反而成为无法抹去的新的视觉垃圾。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雕塑垃圾呢?我们的城市出现什么问题了吗?

    二、分析原因

    我将原因归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这是一种中国人盲目追“风”的表现。类似前几年在城市中出现的“城市广场热”“城市景观大道热”“草坪热”一样,雕塑也被人们认为是城市化进步的表现,被认为是现代化城市所特有的元素。这种观念上的误区直接导致了不少城市盲目追风,城市雕塑也一窝蜂的挤遍城市的大街小巷。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景观的发展,雕塑几乎成为现代造园中必不可少的造园要素,已经被许多的设计师广为应用,好像在设计图纸上若没有雕塑就不完美一样,出现了设计师盲目设置雕塑,盲目设计雕塑的风气。很多情况下,纯粹是考虑为了图纸上有更多的亮点出现而设计雕塑,是一种“为了雕塑而雕塑”的行为,正如同有时设计师会为了曲线而“曲线”一样,在这样的背景下,怎能不出现大量的雕塑,又怎能避免垃圾雕塑的出现呢?

    三、解决方法

    3.1首先城市应建立相应的法规政策

    建立相应的法规政策后,能够使城市雕塑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降低了地方“长官意志”的影响。因为在现实中很多雕塑的最终决定者不是那些专家评委,而是那些地方的长官们。

    3.2健全景观规划师行业制度

    现在的景观设计行业存在着鱼龙混杂的现象,不管你是不是学的景观专业,只要你与设计沾点关系,就有可能去设计景观,去设计我们生活的城市,这是一种现状,这是一种可悲的现状。当健全行业制度后,就会提高景观设计师的职业素质,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同时就会减少那些类似“为了雕塑而雕塑”的没有责任感的设计师,自然就会提高城市中雕塑的质量,而又能降低数量的盲目攀升。

    3.3在设计雕塑时,注意地域文化的挖掘

    在设计中提到最多的一个原则就是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雕塑的设计同样如此。在设计雕塑时,要深入到地方人的生活中,要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去聆听当地人的故事……,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曾经说过:你不要以为你比当地人更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了,你要学会去聆听,学会去体验,否则你会犯严重的错误。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更好的设计结合点,设计出更好的雕塑景观。

    3.4遵循“巧于因借,精于体宜”的原则

    明代造园大师计成先生著的《园冶》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在造园中要“巧于因借,精于体宜”。雕塑设计同样遵循这个原则。在现代设计中,雕塑更多的被放置在公共空间中,它本身便于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关系,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在设计时一定要统筹考虑,做好整体布局,使环境空间因加入雕塑后也能变得更和谐。

    3.5重视汇集“甜点”似的设计

    如果把城市化设计的过程比喻为一场盛宴的话,而雕塑景观则无疑会是这场盛宴的“甜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而作为甜点的雕塑景观也得到更多的关注。在此,我认为我们更应该注意这种“甜点”式汇集设计的方法,即由相关部门来组织雕塑设计活动,然后找一些权威专家作评委,向最广大的群众及专业雕塑家征集方案,最后经过专家评审及市民参与评选投票的办法来设计出真正属于这个城市、属于这个城市市民的雕塑景观。比如现在一些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都按照这种方法设计了一些成功的雕塑公园,对于提升城市的形象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总结

    优秀的城市雕塑应该标识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承载起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未来的对接,描绘出一个城市的时代追求,凝聚起一个城市的精神,展示出一个城市的品位。当每一个城市外来者站在这些城市雕塑作品下时,他们应该能够从中解读出这个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品味出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世态民风,并将这种印象深深地留在脑海。[1]我们需要这样的雕塑,我们也在呼唤这样的雕塑能够更多的出现在我们身边。

    作者简介

    李先军山东农业大学02级园林3班邮箱:lixianjun.135@163.comqq:729141302

    致谢:首先,我要感谢于东明和王洪涛两位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细致的指点和教导;同时,我还要感谢山东农业大学园林规划设计院的师哥、师姐以及我的同班同学们,因为他们同样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在此,我向你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钻天杨
 文章搜索
关键字  
类别一  
类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