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品应用 | 工程撷影 | 项目管理 | 施工技术 | 工程监理 | 工程养护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项目管理 >> 概算预算 >> 正文
·概算预算 ·施工组织 ·施工管理 ·施工监理 ·竣工验收 ·养护管理
 

 

迈过成本管理的雷区
 
来源:项目管理者联盟 日期:[2007-1-11]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触及到这样或那样的雷区,稍有不慎,整个项目就会功亏一篑。

    第一步:成本预测是前提。通过项目施工成本预测,可以为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决策和项目管理部编制成本计划等提供数据。实现更加准确而有效地预测施工项目成本,仅依靠经验的估计很难做到,这需要掌握科学系统的预测方法,以使其在工程经营和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步:合作双赢是条件。承包商中标之后,应取得与分包商和供应商进一步进行价格磋商的主动权,一般来说可以从原先参加分包询价的分包商和供应商那里取得进一步的价格折让空间。这种折让空间有时候可以达到5%~10%。另外,在工程变更时,往往会造成材料积压,这是由于备料在前、变更在后所致。项目经理部在接收工程变更通知书执行前,应有因变更造成材料积压的处理意见,原则上要由业主收购,否则,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材料积压,无端地增加材料成本。 

    第三步:目标管理是保证。这是控制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加企业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使项目成本管理真正做到了项目成本事前规划有目标,过程控制有依据,成本分析有标准,便于落实分项成本的责任人和考核责任人的工作绩效。在实际施工中的成本记录,要分阶段、分部门、分部位与已经确定的成本目标加以对比,对于超过目标成本的资源消耗,要分析原因,加以纠正。

    第四步:法制意识是基础。对业主口头通知的变更,项目经理部应主动办理工程变更书,并由业主代表签字确认,既体现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又不损害企业利益。另外,在施工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再详细的施工合同都无法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要想索赔成功,证据是最重要的。索赔的证据要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及时性、全面性和法律证明效力。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大叶桉
相关内容
· 项目成本管理“黑洞”是大还是小
· 项目的“全面成本管理”
· 论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
· 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管理
· 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管理
·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背后
·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反思
· 施工企业项目责任成本管理
 文章搜索
关键字  
类别一  
类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