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养护 |
园林植物十一月份养护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
|
来源:神润园林养护 日期:[2016-11-4] |
绿化养护工作要点: 1、清理落叶,注意绿地保洁。11月份大多数园林病虫的病原物(菌)或越冬卵都留在苗圃内的枯枝落叶或杂草中越冬,待来年条件适宜时再出来活动。所以,这个时间将园圃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彻底清除销毁,改善卫生状况,可以大大地减少来年各种病虫源。 2、进行冬剪,乔灌木冬剪全面展开,高空作业注意安全,安全带、扶梯等工具使用前注意检查,苗木伤口直径≥2cm的要涂抹“伤口涂补剂”,防治伤口感染。对所有的刺桐属植株枝叶进行重修,全部清除1-2年生枝条。修后枝条一定清除小区,防治病虫枝二次侵染。清除枝干上越冬态园林病虫,修后整体喷洒“绿丹2号”一次。 3、冬耕深翻:冬耕深翻可以使潜伏在土壤中的地下害虫遭受机械损伤,暴露在地表后又可以使其被鸟类等天敌啄食,必要时还可以进行人工捕杀。另外,深翻将土壤表层的病原物翻埋入深土层,深土层中的病原物被翻到地面,破坏了病虫的适生环境,有效地控制了病虫的发生。 4、施底肥:以腐熟的有机肥最好,掺加一些复合肥,以苗下挖坑或挖沟深埋为宜,平均每株≥2kg,灌木每平方米≥1kg。 5、浇冻水:在夜间进入冰冻期后再浇,水大而充足,增强保墒抗冻效果,冻水浇完后,户外水系放水,排空管道存水,防治冻裂破损。可用“神奇冻水”100-150倍液浇灌和400倍液喷洒相结合。 6、苗木防寒设施搭设:新植苗木由于根系少、树势弱,需防寒;个别品种需防寒(如石榴、葡萄、当年生大叶黄杨、金叶女贞、银杏、玉兰、紫薇、七叶树、重阳木、柿树等);防寒方式:色带、绿篱搭设防寒棚,藤本深埋或覆盖(如葡萄),较抗冻的乔木草绳绕干,风大的在迎风面搭设风挡,不抗冻的全株包裹(如石榴、紫薇)。 7、枝干涂白:枝干涂白不仅能有效地防止冬季树木的冻害,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而且还能破坏病虫的越冬场所,起到既防冻又杀虫的双重作用。“森美新型树木防虫涂白剂”,喷涂两用,是涂白的最佳选择。
病虫害防治: 11月份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深秋,天气转凉,有的地区已经进入冬季,这个时间大部分病虫害已经进入蛰伏期,所以这个时期的病虫害防治应以防为主。园林植物根部撒施“地虫清”对减少地下害虫、蛀干害虫以及刺吸性害虫越冬虫源和翌年的危害有良好效果。 1、柳树、杨等受天牛危害均较为严重。天牛幼虫蛀食主干、枝条,作不规则的隧道,破坏树体养分和水分的运输,以致树势衰弱,重者整株死亡。 防治措施:在发生天牛危害的植株枝干,先用镊子或嫁接刀将有新鲜虫粪排出的排粪孔清理干净,然后插入“树体杀虫剂”,并用“林丹1号”+“腐必清”1:1的比例进行全株喷洒,树体杀虫剂用后用粘泥堵死排粪孔,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蛀干害虫。 2、大部分的绿化植物上有蚧壳虫和煤烟病伴随发生危害。蚧壳虫发生较为普遍,种类较多,为害相当广泛,在某些树种上,甚至虫体满布茎干、枝条和叶片,严重影响绿化植物的生长和树容树貌。煤烟病是泉州市中心市区园林植物上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发生非常普遍,主要为害植物的叶片、嫩枝,花器,发病部位形成煤烟状霉层,严重时在整片叶上覆盖成薄片,抑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削弱植物的生长势,严重影响园林植物观赏效果。 防治措施:用“蚧必清”混配“喷无菌”进行全株喷施,随配随用,可以有效的防治病虫害发生。 3、黄心榕、垂枝榕、大叶榕等榕属植物上有灰白蚕蛾和榕母管蓟马大量发生危害。灰白蚕蛾的幼虫取食叶片和嫩梢,低龄幼虫咬食叶肉,大龄幼虫蚕食叶片,由于该幼虫具有拟态现象,不易被发现,极易造成大的危害。榕母管蓟马的若虫和成虫锉吸寄主的嫩叶和幼芽的汁液,造成大小不一的紫红褐色斑点,芽梢凋萎,叶片沿中脉向正面折叠,形成饺子状的虫瘿。 防治措施:用“绿丹2号”和“林丹1号”全株喷施,预防虫害。 4、柳、龙眼、海南蒲桃、榕树及台湾相思等林地树种上冬季受白蚁危害,白蚁常筑巢土中,取食植物的根、茎,并在树木上修筑泥被,啃食树皮,也能从伤口侵入木质部危害,植物受害后生长不良甚至整株枯死。 防治措施: (1)在发生白蚁危害的圃地周围挖诱蚁穴(深度50㎝以上),投放白蚁喜食的饲料如新鲜松木、蔗茎、蔗皮、桉树皮等作诱饵,待白蚁大量诱集到诱杀点后,喷施具传染性的灭蚁灵,可达到大量杀死白蚁的目的。 (2)对上树危害的白蚁用“林丹1号”1瓶+“树体杀虫剂”3支混配后喷洒树干,喷洒后用缠树带包裹,再用混配后的药液喷施缠树带,最后用塑料薄膜包裹,7-10天后拆除包裹物,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树干上害虫。 5、桂花在冬季容易发生枯斑病。桂花枯斑病为害叶片,病斑黄褐色、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黑褐色,形状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与健康组织分界明显。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形成大枯斑,干枯面积达叶片的1/3至1/2,枯死部分变脆,叶片卷曲易裂脱落。 防治措施:用“喷无菌”600-800倍液每7天喷一次,连续2次至3次。有效的预防病菌的感染,蔓延。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