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工程园路与景的设计方法 |
|
来源:中国园林网整合 日期:[2014-9-4] |
|
一、在有景的地段,园路的走向应服从赏景的需要,也即把最好的画面分别展示在园路的对景上。可以采用摄影机拍下来,多次反复推敲后,选定园路的位置。
二、在少景的地段,一般先定路后设景,故完全可以将设计的景观用立面图或透视图表达出来。
三、赏景路线的减速与增留,也即园路的降速设计和增加停留的时间,前面说过景色美好之处要满足人们欣赏的要求。此时园路的设计就要辟设滞留的空间,例如路边设置地坪,设上座位,供人们赏景和小憩,也可以在路边设亭、廊等建筑供人们停留。现在不少园林中常常不注意这个问题,常使流通的园路又作停留的空间,当游人众多时,这种矛盾十分突出,正好像人行道上挤满了摊贩,妨碍行人一样。
为了放慢赏景的行进速度或延长赏景的时间,可以采用多曲折的道路,例如湖面上的九曲桥,就使通过湖面的时间延长了许多,又能增加游人的容纳量。还有拱桥和高差的台级也可放慢赏景的速度,地形有高差处设台级,既为安全行走,又可放慢行进的速度。但是有些设计中故意添加台级,就没有必要,特别是外形上不显见时,例如只有半级或一级,游人不易注意,反而造成不安全因素,同时对于清扫和养管工作也增加了困难。特别是老弱残疾的人群,需要更多的无障碍园路,所以园路的设计应将安全、方便放在首位。
四、园路的整体构图美。上面所谈路与景的关系,只是从一个空间来说的。作为一个园林总有多个空间构成,因此各个空间园路的联络,便构成了该园林的导游路线,比如作曲,要有序曲,要有高潮,要有尾声;要有起承转合;要有主旋律,要有和声等,最终组成一首优美的乐章。今假定某园有A、B、C、D、E、F6个空间(图5),以A为起点空间,B为展开空间,C为附属空间或过渡空间,D为主体空间、全园的高潮,E经,F为过渡空间或收尾空间,则园路可以从A进入,经B到D,再到E、F回到A而出园,即A→B→D→E→F→A,也可换一种走法,从A→F→E→D→C→B→A,有多种走法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路与景的配合就更为复杂。园路的设计要做出多个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优,最后还要看园路整体构图的形象效果。特别是建成初期,树木尚未覆盖路面,从高处完全可以俯视其平面构图的效果。这种效果也会反映在导游图上,使游人一看以后就能记住其园路构图的骨架,能顺利地到达各空间。所以道路的主次关系要明晰,主路所形成的骨架要简洁明快。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其园路的构图效果常常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