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吕氏春秋》中关于“浴土”的记载,即指通过冲洗的盐渍土。现代科学研究排水始于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前后,人们对排水和土壤盐渍土的关系进行了综合研究。波纹塑料管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促进了盐碱地排水技术的发展。
排水是防止土壤盐渍化的基本措施。在无排水系统的条件下过量灌水,会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如巴基斯坦自20世纪以来农业灌溉发展较快,但排水措施未能跟上,导致60年代土壤盐渍化、沼泽化面积夸大到占耕地的65%左右,后因发展了才基本得到控制。中国在黄淮海平原自50年代起发展引黄灌溉。但排水系统不配套,使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迅速发展。自60年代初以来采取疏浚河道,建立田间排水系统,发展井灌、井排等措施,土壤盐渍化面积也逐渐减少。
水盐运动规律 土壤中的盐分主要随水分运动。在蒸发条件下,盐分由于土壤毛管作用,而随水分上升地表;在降雨或灌溉时,入渗水挟带表层盐分向深层移动或排入排水沟,使表层盐分逐渐减少。这种盐随水流动的现象称对流运动。在对流的过程中由于盐溶液通过速度的不均匀性,引起土壤盐分机械弥散运动。盐溶液自身由于浓度不同而有扩散运动,此外还有固态盐溶解等运动。因此,冲洗排盐过程可以用水动力弥散(包括扩散和机械弥散)、对流和溶解二维微分方程式表示。
排水要求 盐碱地排水因盐渍地中盐分类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盐渍土中氯化钠主要通过对流和扩散运动排除,无溶解过程,不受洗盐季节温度的影响,排水流速可大些。硫酸钠有溶解过程,受温度影响较大,冬季排水冲洗含硫酸钠盐的效果差,水流速度不能太大。硼能被土壤吸附,因此排水洗硼比排水洗硫酸盐的速度要慢,需要的水量也多。
控制地下水埋深在临界深度以下,是盐碱地排水的基本要求,也是设计排水沟深度的主要依据。地下水临界深度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不致引起耕层土壤积盐危害作物生长的最浅地下水埋深。影响确定地下水临界深度的因素有气候(主要是降雨和蒸发)、地下水矿化等自然条件和耕作栽培、灌溉排水和等人为活动,可采取定位观测,结合土壤调查分析来确定,也可由地下水蒸发量和积盐时间等确定。一般轻质土壤的地下临界深度在1.8米左右,透水性弱的粘土和透水性强的砂土比轻质土壤的临界深度低1.3米左右。
排水措施 盐碱地排水有竖井排水和生物排水等多种。明沟排水最普遍,但较深的沟易塌坡;暗沟排水发展较快,但工程投资较大;竖井排水对降低地下水位效果明显,且可结合,且可结合,能起旱、涝、盐碱综合治理的作用,但耗能较多;生物排水主要靠林网和田间作物蒸腾作用来降低地下水位,一些泌盐植物(如胡杨、等)还有排盐作用。以上措施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选用。中国盐渍地区一般是在治理河道、打通排水出路的基础上,修建田间排水工程,实现沟、井、林网相结合。
采用明沟排水时,一般以农沟控制地下水埋深在临界深度以下。农沟深度等于临界深度加排水沟深,再加上排水地段中部的地下水位与排水沟的水位差。如黄淮海平原轻质土地区农购深度为2.5米左右,粘质土地区为1.5米左右。排水沟布设间距一般按地下水非稳定理论进行计算。由于各地土壤及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在实践中常根据观测资料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沟距通常是沟深的80~100倍。
在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重或有防枯要求的地区,在农沟以下还需设置毛沟,以利于加快土壤排盐和排除地面水。一般毛沟深为1米左右,间距为50~100米。为开垦滨海粘质土壤的盐碱荒地以种植水稻,还应修筑临时性的浅密小沟(沟深0.5米,间距7~25米不等),以加速淋盐。
推荐阅读:
城市景观水处理技术之生态法
屋顶绿化的方法介绍
家庭水景设计木桶水景
大理石楼地面工程施工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