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林用水
园林是群众休息游览的场所,同时又是树木、花草较集中的地方。由于游人活动的需要、植物养护管理及水景用水的补充等,园林绿地的用水量是很大的。所以解决好园林的用水问题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园林中用水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生活用水。如餐厅、内部食堂、茶室、小卖部、消毒饮水器及卫生设备等的用水。
(2)养护用水。包括植物灌溉、动物笼舍的冲洗及夏季广场园路的喷洒用水等。
(3)造景用水。各种水体(溪涧、湖泊、池沼、瀑布、跌水、喷泉等)的用水。
(4)消防用水。园林中的古建筑或主要建筑周围应该设消防栓。
园林中用水除生活用水外,其他方面用水的水质要求可根据情况适当降低。例如无害于植物,不污染环境的水都可用于植物灌溉和水景用水的补给。如条件许可,这类用水可取自园内水体;大型喷泉、瀑布用水量较大,可考虑自设水泵循环使用。
园林给水工程的任务就是如何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地满足以上四个方面的用水需求。
二、水源与水质
1.水源
园林由于其所在地区的供水情况不同,取水方式也各异。在城区的园林,可以直接从就近的城市自来水管引水,在郊区的园林绿地如果没有自来水供应,只能自行设法解决;附近有本质较好的江湖水的可以引用江湖水;地下水较丰富的地区可自行打井抽水(如北京颐和园)。近山的园林往往有山泉,引用山泉水是最理想的。
园林中水的来源不外乎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
(1)地表水。包括江、河、湖塘和浅井中的水,这些水由于长期暴露于地面上,容易受到污染。有的甚至受到各种污染源的污染,水质较差,必须经过净化和严格消毒,才可作为生活用水。
(2)地下水。包括泉水以及从深井中取用的水,由于其水源不易受污染,水质较好,一般情况下除作必要的消毒外,不必再净化。
2.水质
园林用水的水质要求,可因其用途不同分别处理。养护用水只要无害于动植物不污染环境即可。但生活用水(特别是饮用水)则必须经过严格净化消毒,水质须符合国家颁布的卫生标准。
如果取用的地表水较混浊,可加入混凝剂,经搅拌后,悬浮物即可凝絮沉淀,色度可减低,细菌亦可减少,但杀菌效果仍不理想,因此还须另行消毒。净化地面水,还可采用砂滤法。水的消毒方法很多,其中加氯法使用最普遍,通常以漂白粉放入水中进行消毒,它是强氧化剂,性质活泼,能将细菌等有机物氧化,从而将其杀灭。
三、园林给水管网布置
园林给水管网的布置除了要了解园内用水的特点外,园林四周的给水情况也很重要,它往往影响管网的布置方式。一般小型园林的给水可由一点引入。但对较大型的园林,特别是地形较复杂的园林,为了节约管材,减少水头损失,有条件的最好多点引水。
1.给水管网基本布置形式
(1)树枝式管网。这种布置方式较简单,省管材。布线形式就像树干分权分枝,它适合于用水点较分散的情况,对分期发展的园林有利。但树枝式管网供水的保证率较差,一旦管网出现问题或需维修时,影响用水面较大。
(2)环状管网。环状管网是把供水管网闭合成环,使管网供水能互相调剂。当管网中的某一管段出现故障,也不致影响供水,从而提高了供水的可靠性。但这种布且形式较费管材,投资较大。
2.管网的布置要点
(1)干管应靠近主要供水点。
(2)干管应靠近调节设施(1U高位水池或水塔)。
(3)在保证不受冻的情况下,干管宜随地形起伏敷设,避开复杂地形和难于施工的地段,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4)干管应尽量埋设于绿地下,避免穿越或设于园路下。
(5)和其他管道按规定保持一定距离。
3.管道埋深
冰冻地区,管道应埋设于冰冻线以下40cm处。不冻或轻冻地区,覆土深度也不小于70cm。干管管道也不宜埋得过深,埋得过深工程造价高。但也不宜过浅,否则管道易遭破坏。
4.阀门及消防检
给水管网的交点叫做节点,在节点上设有阀门等附件。为了检修管理方便,节点处应设阀门井。阀门除安装在支管和平管的连接处外,为便于检修养护,要求每500m直线距离设一个阀门井。
配水管上安装着消防栓,按规定其间距通常为120m,且其位置距建筑物不得大于5m,为了便于消防车补给水,离车行道不大于2m。
四、园林排水的类型
排水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把雨水、废水、污水收集起来并输送到适当地点排除,或经过处理之后再重复利用和排除掉。园林中如果没有排水工程,雨水、污水淤积园内,将会使植物遭受涝灾,滋生大量蚊虫并传播疾病;既影响环境卫生,又会严重影响园里的所有游园活动。因此,在每一项园林工程中都要设置良好的排水工程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