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况】:项目地点:上海市新江湾城
面积指标:25.3公顷
获奖信息:
2009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市政公用工程一等奖
2009年度上海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新江湾城地区的生态系统经历了湿地-农业-人工-废弃地-恢复湿地的多种生境转变,因而带来多种形态构成的植被地貌,对已远离自然的上海弥足珍贵。
在“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弘扬自然、再造自然”的景观设计原则指导下设计运用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措施,设立空间上连续的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廊道,形成自然、完整的绿地系统,有效保护和统筹兼顾各类资源价值,并通过对天然资源的保护、修复和展示,永葆江湾的自然生态环境。
根据生态规划,新江湾城的景观构架包括新江湾城公园、生态走廊及其过渡段、主题绿地、园林道路以及防护性绿地等,每一景观区域都有其特殊功能和生态特征,形成从城市到公园到自然的有序过渡和景观特色。
其中
1.新江湾城公园位于核心区,是城区中心的综合性公园,集休闲、文体等综合功能为一体,是江湾城内最具城市特色、人文特征的景观区域,其内容有充满活力的广场、开阔的湖面、四季如茵的草坪、大型的体育、文化中心建筑等。同时,作为生态的主题,有僻静的生态树阵和天然自成的鸟岛,显示出在现代都市空间内保留的人工营造的、自然的栖息地。
2.生态走廊及其过渡段生态走廊为半封闭的生态保护地,是公共绿地中的主体,为城市干道与城区的隔离防护带,可导引东海、长江和城外的新鲜空气,可成为野生动物进入市区的通道和栖息地,是构成上海绿色廊道网络的重要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其景观布局向南向西趋于自然和野趣,以与原有生态源的氛围相协调;往北往东逐步增加现代韵味,与新江湾城公园的风格自然衔接,从而将江边湿地、中心绿地等串联起来,又各具特色、整体和谐统一。
3.生态源位于新江湾城南端,原为机场弹药库,经长期封闭和闲置,已构成了一个生物链较完整的“绿岛”,为新江湾城中物种最丰富、生态系统最庞大、自然植被最具保护意义的区域。设计以动态平衡为出发点,以就地保护为主,局部采取自然恢复和生态恢复相结合的植被修复方法,保护其接近自然的生境特色和富有野趣的自然景观,维持江湾湿地、废弃地的生态特征。同时,在生态源入口建一生态博物馆,展示绿地内历史的变迁、动植物的资料和标本,使市民能从观赏中得到生态科普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