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况】:青青观光农场(青青世界)选址在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大南山,基地内山坡陡峭、森林茂盛、沟壑纵横,情况十分复杂。1991年初开始筹建,经过4年的艰苦创业,于己于1995年5月首期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深圳又一独具特色的新型旅游景区。
作为一个新型的旅游项目,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都没有现成的东西供参考借鉴。我们对项目的前景、规模容量、经济效益和风格特色进行了反复思考研究,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基地情况
基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大南山,沿等高线呈长带状。东西宽约120―200米,南北长约800米,高差达60米,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范围内丛林茂盛,植被丰富,溪涧纵横,遍布岩磐石景。阳光、松林、石景、溪流构成了这里特有的自然景观。基地周围是深圳市乃至全国最大的荔枝林保护区,延绵数里,颇为壮观。倚山远眺是烟波浩瀚的海面。整个环境十分优美。
二、基本构思和规划设计原则
随着西丽湖、香密湖等深圳度假旅游先锋的衰落,“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主题公园的巨大成功以至风行全国。观光农业在国内则是一个空白。深圳拥有毗邻港澳的优势,交通、资讯、经济都很发达。在深圳,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把青青观光农场建成一个以精致农业和休闲度假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区。以瓜果种植加工、养殖业、陶艺设计制作、花卉栽植应用等精致农业为基本内容: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健身参与溶于其中:突出休闲、健康、参与。使之具有生产、游览、服务、休闲度假的功能,这就是我们基本的构思。
通过反复的现场勘察、分析研究,确定了规划设计的几个原则。
(一)统一规划,分期设计。由于项目本身的特殊性以及资金筹措情况,同时为了配合周边地区的市政建设,宜统一规划,分期建设。
(二)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在布局上,既要考虑生产、观光和休闲度假之间的分隔,又要注重它们的溶合,“农业”要具有观光休闲度假的属性,观光、休闲度假活动则和“田园”相关连,突出服务功能、休闲度假是重点。
(三)充分利用地形,用好自然景物。工程少动土方,节约投资。
(四)增加水体,解决灌溉和消防用水问题。“山无水则不媚”,“山为骨骼、水为血脉”。由于基地内溪涧冲沟在大多季节里干枯,水资源缺乏。因此,截流储水既能用于灌溉和消防,又可以增加水面,“使山得水而活”。
(五)建筑风格独树一帜。建筑布局应自然,顺应地形。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强调人与自然的交融,给人以清新雅致、轻松自然、亲切细致的感受。
三、功能分区
农场分为旅游服务区、农业游览区、休闲别墅等三个部分。
(一)旅游服务区
该区位于基地北部,地势相对平坦,紧靠市政道路,人流集中,是建筑物比较密集的区域。主要设置有:
1. 主入口广场:入口广场与市政道路衔接,解决人流集散问题。布置停车场、管理用房、票房及商业服务用房等建筑设施。
2.会员俱乐部:该俱乐部是农场的主要建筑,采用会员制度。设有90间标准客房、商务中心、多功能厅和大小会议室,并拥有温暖、美容健身、阅览、和多功能泳池等娱乐设施。大面积户外和半户外的休闲空间,使会员在自然的环境中,享受现代生活的方便。
3.餐厅:该餐厅与会员俱乐部联成一体,组成农场主体建筑群。餐厅在功能上是俱乐部的一部分,又独立对外营业。餐厅还设有半户外餐厅和户外平台,可容纳900人同时就餐。
4.木屋:木屋是会员俱乐部大分散延伸,不同户型依山而建,组成风格独特的木屋区。服务对象主要是家族,可享受俱乐部的服务娱乐设施。已建成栋。
(二) 农业旅游区
该区位于基地中部,为会员和游客提供广泛的户外活动空间。主要设有:
1. 垂钓俱乐部:集鱼类养殖、垂钓活动、垂钓技术交流以及器具展示于一体。
2. 健康中心:设有健康康复设施。也举办健康讲座,举行太极、气功和针灸按摩的好场所。
3. 果园:保护利用原有荔林,大量种植木瓜、芒果、葡萄、菠萝、番石榴以及瓜类。果林设置果汁屋、休息平台等。游客可品尝到新鲜的果汁。
4. 陶艺馆:馆内包括陶艺设计室、彩釉室、窑炉房、展售厅、陶艺教室。游客能欣赏到陶艺设计制作的全过程,陶艺爱好者可在指导下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5. 农业馆和花圃:它们共同组成农业情报资料搜集展示,农业科技普及交流以及花卉生产应用和游客参与园艺活动的区域。
6.民艺广场:盆景制作,竹编、铁制,木雕、铜版画刺绣等民间工艺按集市形式布置。民间艺人把制作场景过程展现在游客面前。游客不妨也可体验一下打铁的滋味。
7.表演场:可举行各类表演活动,露天卡拉OK或放映露天电影,重视游客的参与。
8.森林游乐场:设置弓箭、爬梯、戏水池、水车等具有森林特色的游乐设施,配置相应服务建筑,溶体育、娱乐、趣味、休闲于一体。
9.烧烤露营区:设有烧烤亭、露营帐篷以及浴室、卫生间和管理房等。所有设施以安全、卫生为前提,为客人提供更多的方便。在布局上,该区与森林游乐场共同组成了可沐浴阳光雨露体验,刺激野趣的户外活动区域。
另外,还有利用天然冲沟建成的兰花谷,凭崖而建的茶亭等景点。
(三)休闲别墅区
该区位于基地南部,与南端次要入口相连。区内有各类休闲别墅和配套服务娱乐设施以及员工宿舍。该区主要为家族和团体提供休闲度假及商务会议等服务。区内工有别墅25栋,建设分期进行。
四、园路系统
园路是景区的骨架和脉络,是联系各区景点的纽带,是构成园林景色的重要因素。农场为山坡地,地形起伏变化大,山体坡度最大近达45度,标高相差60余米。为尽可能保持原有的自然景观,少动土方,同时,发挥园路组织交通、引导游线、组织空间、构成景色和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等作用。根据地形特点,分为三级园路。
(一)主要园路:起于北端主入口,经入口广场至会员俱乐部和木屋区,环绕旅游服务区到餐厅,形成一个环形。该区车流量较大,建筑物较集中,地势相对平坦。路面宽为6米,可双向行车。
次要园路:沿南北向在不同高程设置高中低三条走向大致平行的单向车行道。从木屋区经露营区、游乐区、别墅区以及农业区的大部分景点。在别墅区适当位置交汇连接,最终与南端次入口衔接。路面3.5米。结合地形,隔数十米加宽1.5米左右,以利必要时会车或供车辆作临时停靠。
主、次要园路在平、竖曲线设计中,除转弯半径纵向坡度要满足行车要求外,特别注重线型的优美流畅。路面均采用花岗石,以求使用、协调、美观。
(二)游步道:分布于山上、水边、疏林,引导游客到达个景点,供游客散步休息。
根据人流量等因素的变化,宽度在0.9至2米之间。形式可灵活自由,材料可 多样化。
与市政交通连接方面,主入口设在农场北端与建成的8米宽混凝土路相连,通往“荔园”路,次入口亦可与市政干道相连。
由于农场地形的复杂性,在停车场规划设置方面,采用相对集中,适当分散的办法。在主入口广场、餐厅入口、俱乐部入口、次入口分别设置4个停车场。同时,适当利用部分路面加宽停车,总共设180个停车位。
五.建筑设计
在旅游建筑设计中,除要满足功能要求、造景外,运用“借景”、“渗透”“转换”等风景园林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原理和手法,强调人的需求,人与风景的关系。使人工的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我们认为,历史在前进,文化传统在发展。创作的主要源泉应是现代生活。应尽可能寓传统文化于新,不求形似,顺其自然,不落俗套;寻求建筑和内涵的高度融合;致力建筑与环境的相得益彰。
(一) 主体建筑设计
由会员俱乐部与餐厅组成的农场主体建筑,功能多,体量大,处在农场的重心位置。是整个农场风景的“统帅”。
1. 平面功能:会员俱乐部入口设在五层。五层和四层的一部分为大堂、商务中心、咖啡座等公共空间。在空间处理上灵活多变,视野开阔。因山就势,逐层而下,爱低层布置美容、三温暖、健身、多功能泳池等娱乐设施;大面积的休闲空间和餐饮娱乐相溶合。交换机房、锅炉房、空调机房、配电房等设备用房,在紧靠挡土墙的一侧,以削减干扰。
餐厅对外入口(主入口)设在底层,面对人流较多的服务广场,依山逐层而上,餐厅二层与俱乐部底层以连廊相接,与俱乐部的交通联系甚为紧密。
在餐厅与俱乐部的布局上,巧妙地利用原有冲沟,使俱乐部与餐厅有分有合。天然的溪流、瀑布与建筑空间溶为一体。
会员俱乐部建筑面积为898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3320平方米。餐厅建筑面积为259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1470平方米。
2.建筑造型与色彩:俱乐部餐厅建筑群以四坡顶为母题,由若干个分合有致的单体组合而成。依山傍水,错落呼。屋面采用红色陶瓦,墙柱采用白色涂料,细部装饰多用原木,形成了自然、明快、轻松、通透的风格。
(二)其他建筑的设计
木屋、陶艺馆、农业馆、别墅、果汁屋、茶亭等其他建筑物,首先应服从规划大局。依山而建的“青青山庄”远远望去恰似一幅展开的画卷。如果说俱乐部餐厅主体建筑是画面的主景,那么木屋、陶艺馆、农业馆、果汁屋、烧烤亭等应该统一在画面之中,采用较淡泊的原木色溶于青山绿水之间。别墅、茶亭等采用红色陶瓦坡顶与主体建筑遥遥呼应。正如画论的“大集中,小分散”。
木屋、陶艺馆、农业馆等其他建筑功能较为单一,体量宜小分散。在服从大局的前提下,以功能布局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各具性格。材料应用不求高档,但求精工细做,正所谓“粗粮细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