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品应用 | 工程撷影 | 项目管理 | 施工技术 | 工程监理 | 工程养护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项目管理 >> 施工管理 >> 正文
·概算预算 ·施工组织 ·施工管理 ·施工监理 ·竣工验收 ·养护管理
 

 

北京城市绿地浅谈
 
来源:网易园林 日期:[2015-12-10]


    21世纪是人类与自然共存的世纪.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绿地子系统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首都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保护、管理工作不是一个单纯的绿化工程,而是一个城市建设的系统工程,是关系到首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经过长期努力,北京市的绿地面积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人口、建筑、交通、通讯等因素的高密度化,绿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不断减少,使之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环保和绿化美化需求.据调查,1995年北京市平均绿化覆盖率为32.68%,人均绿地面积为30.75?m2.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比1990年分别提高了27.19%和12.96%.市区平均绿化覆盖率为24.57%~39.92%,远郊区县为11.3%~55.13%;人均绿地面积市区为28.87?m2,远郊区县为41.93?m2.绿化覆盖率和绿地面积在市区和远郊区县的分布格局还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北京在城市规划、管理和建设中,普遍存在以工程条件、资金条件为由任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气候、土壤、水文循环条件的现象,造成了轻视对自然资源条件特别是潜在条件的利用和发掘的结果.而且,总体规划缺乏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承载力的研究,使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综合效益很低,城市生态系统缺乏对外部条件变化的缓冲力和回弹性。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目前的北京市不是一个健康的城市生态系统,缺少血液系统,即水路网络系统;缺少大自然的肺脏,即森林生态系统.这种格局的形成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行政管理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讲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北京市的人口越来越多,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密度过大,不但影响和限制户外活动的空间,而且更加直接地形成住房以及基础设施滞后、城市交通拥挤、能源不足、淡水资源缺乏、污水处理能力低下等,造成了北京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大气、水体的污染,超大量垃圾的产生.严重不足的绿地遭到不同程度的蚕食,城市热岛效应日趋加剧,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在城市绿化中绿化植物材料相对单一,绿地建设只注重平板(地表)的建设,而忽视了立体绿化,缺少高层建筑的屋顶绿化措施.同时由于养护管理水平所限,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原本不多的绿地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生态效应.不合理的经营造成的病虫害和污染带来的病虫害都威胁到首都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绿化必须从城市规划阶段开始做起,必须引用生态理论,顺应自然环境的循环规律,对气候、大气、水文、地形、土壤、动物、植物、微生物、景观、“三废”、物资等合理安排,在充分研究自然环境资源及其承载力的基础上,以单位资金的投入获得最大城市生态效益为目标进行规划,优化城市结构,建立功能效益高、物能消耗低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此笔者认为在首都绿化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保证21世纪首都绿化目标实现的几个基本条件

  (1)必须有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具有良好素质的劳动者和优秀高级管理人才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

  (2)北京市的经济实力必须更加强大;应依托高新技术的新产业,建立生态型经济.

  (3)自然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要高,资源消耗低,对城市“三废”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

  (4)加强各要素功能的耦合,提高各行政职能部门的协同性.加强绿化的信息、监测、系统管理工作,增强绿化宣传力度,强调公众的参与.适当加以市场调节,避免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恶化、衰竭和崩溃.

  (5)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体系,以确保绿化用地的征用、绿化经费的筹措,保证首都绿化顺利进行.没有这些条件的保证,首都绿化就会变成“空话”。

    2、北京城市绿化体系建设必须遵循生态学原则

    2.1城市生态绿化原则把绿化工作纳入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中加以考虑,明确其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结构成分的相关关系,运用城市生态理论、风景园林理论、系统工程方法等为手段,以改善和维护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为目标,通过绿化等绿地建设,以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生态位.在建设绿地系统的同时需要考虑与之相关的其它系统的配置,包括公路网、水网等的匹配.绿化植物的种植依照生态学原理,全面考虑水体、土壤、地质、地形、气候、污染等因素,选择合适植物种类,避免植物种间的直接竞争,以有利于种间的相互补充,增加空间异质性,提高绿地质量,构造城市中稳定的植物群落.

    2.2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原则目前在北京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的高等植物只有几百种,还有很大的潜力.因此要充分挖掘这种优势,适当增加多种优良品种,以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的合理配置,形成稳定的多层、混合主体的植物群落,同时应注意针、阔叶树种的搭配,尽量模拟自然状态下的植物群落,减少单一植物种类的群落,以保护城市生态系统中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的稳定性.

    2.3完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建设加强绿地的合理空间布局.在城市区内应设计、配置不同功能的绿地,如观赏型、保健型、环境保护型、文化型等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加强城乡结合部的绿地建设.建立绿化带形成生物廊道,促进市区生境岛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动物、鸟类的迁移和繁殖,完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对城市绿地格局的建议北京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故都,因此在城市绿化中,应重视现代风格与历史文化遗产分布格局的配置.因此,市区的绿化风格应以历史和自然风格为主,避免过度的都市化绿景模式的发展.二环路以内以历史风格为主导,二环路以外以自然风格为主导.现代化都市风格可以作为主导风格的点缀.

    4、首都绿化可持续发展中的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严重危害北京的绿化成果,也威胁到21世纪首都绿化目标的实现,已成为首都绿化、美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有效控制病虫害,提高绿化、美化水平,确保21世纪首都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植保意识,认识到病虫害对首都绿化的危害性,把病虫害防治纳入到园林和城市绿化的全部过程中,成为首都绿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加强害虫的检疫工作,建立园林害虫检疫法规,避免在引种过程中把病虫害带入北京市.

(3)改变以往单纯灭病虫为目的的防治策略,采用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以选育抗病虫植物材料,培育无病健苗、科学造林、全面管理等为措施的防治策略,以及生物防治手段,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允许的水平上. 

    5、对居民区绿地建设的建议

(1)在居民区建筑规划中规定的绿地面积必须落实,防止图纸与实际不符的现象,要符合国家的标准,杜绝绿地被蚕食.绿地的规划,从建筑规划开始起介入,避免建筑完成后绿地建设充当修饰的地位.

(2)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的爱护绿地、保护绿地的意识;加大市民参与绿化、绿地建设中的强度;把绿地规划、实施、管理纳入社区管理也是居民区绿化成功的重要保证.

(3)明确各居民区绿地的功能.考虑到在居民区老人、儿童对绿地的依赖程度,应以老人、儿童为主体.

(4)建议绿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居民区绿地建设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从政策上应调整小区绿地建设费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灯台树
 文章搜索
关键字  
类别一  
类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