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扬州园林 |
|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2-11-6] |
|
扬州,从来便是个风流都市;扬州的园林,亦因其在城市风景构成中的突出地位而流芳千古。可是在今朝,不少游客、抑或是某些园林界的同行,唱出了扬州园林“太破太旧”的哀歌。我虽然定居扬州不久,但比起这些唱“破旧”调的匆匆过客,恐怕要多一份接触,多一份了解,亦多一份感情。漫步十里春风,徘徊绿杨城廓,泛舟瘦西湖上……,总感到这里的每一座茅亭,每一勺湖水,甚至是一株古柏,一块玩石,都散逸出当年的流风遗韵来!这些年,扬州市人民政府根据扬州的城市性质(即: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旅游城市),恢复、整修、开放了一批古迹、园林,疏浚、开通、装扮了几条穿城小河,规划、拓宽、美化了几条特色街道……,“花园城市”(CityinGardens)的美誉指日可待。特别是当我听说平山堂——瘦西湖风景区已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明年年底可再现“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历史盛况时,不禁喜上眉梢,笑出声来。一、扬州园林的变迁扬州园林的历史,有人把它上推到公元前150多年,那时扬州就有了规模较大的园林式的建筑了(《扬州风物志》)。但扬州历史上有计划的造园活动还是出现在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447年),那时,南兖州刺史徐湛之于广陵蜀冈之“宫城东北角池侧”,“更起风亭、月观、吹台、琴室,果竹繁盛,花药成行”。这可说是真正的园林构筑了。如今瘦西湖小金山的“月观”、“吹台”等景点即是仿此遗意构筑而成。到了隋代大业元年(605年)以来,隋炀帝屡次来到扬州,为了他纵情享乐的需要,在扬州大造离宫别馆,既有崇殿峻阁,复道重楼,又有风轩水榭,曲径芳林,将皇家建筑与山水园林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扬州的园林发迹于宫廷苑囿。“炀帝春游古城在,坏宫芳草满人家”(鲍溶,《隋炀帝宫二首》),这诗中情景说明隋宫至唐仍在。不过,有的已被改作佛寺。这不仅因为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后,唐时已达全盛,而且,由于唐时将佛教立为国教,对此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和优待政策,因此,不少官僚商贾将庄园寄托于寺内,可逃避国税。唐代扬州是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因位于富庶的长江下游,又是长江与大运河交会处,除长江下游各地商旅在此集中外,长江中上游的商品在此转口,海外商船的货物也在此转运。同时扬州也是江淮盐的集散地,当时盐铁是专买的,盐铁转运使即设在扬州。因此,扬州籍此而空前繁荣。最兴盛时,唐扬州城南北15里110步,东西7里3步。城址包括原在蜀冈上的广陵城并向南扩展,还包括今扬州城的范围。城墙有两重。商业繁盛的地区在城南及城东南沿大运河一。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园林的兴盛。扬州的园林,发展到了唐代,私家营造园林的风气,已经达到盛极于时的境地。唐代诗人姚合(约779-846)在《扬州春词三首》中描写当时的城市风光已达“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的情景。说明唐代扬州的园林,在数量上定然是相当可观的。而且,宅与园的结合,标志着扬州园林从宫廷苑囿的款式向私家园林的转变。“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唐·方干《旅次扬州寓居郝氏林亭》诗),诗中所说的这座“郝氏园”,已透出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新意。唐代末年,扬州成为战场,杨行密攻扬州城数月,守城的秦彦,杀人为粮,拆屋为薪,城破时城内只剩居民数千人,房屋大部成了瓦砾。宋代由于金兵南侵,大肆焚掠,扬州城又遭到严重破坏。南宋诗人姜夔在《扬州慢》词中写道:“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昔日园林,只剩“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了。尽管如此,宋朝的扬州园林,如官衙里的“郡圃”,欧阳修的“平山堂”,以及一些私家园林,还是迭有兴建,废而未绝的。而且,从史籍记载来看,此时的扬州园林,已经脱尽了过去宫廷和官衙园林的习俗,跨入山水园林的阶段。此外,随着“花石纲“事件的兴起,一些珍奇的湖山峰石开始在扬州园林中出现,现时小金山内还存有自然形成的船形太湖石一方,据传是12世纪宋徽宗赵佶劳民伤财征调花石纲的遗物。元代,扬州园林处于低落时期,不仅官家的园林寥落,而且私家园林的胜迹,也到了屈指可数的地步。比较著名的园林有“江山风月亭”“明月楼”“居竹轩”“平野轩”等。此时,扬州的园林,由于受画风的影响,园林结构以平远山水或单一题材为主。如“平野轩”即是以“平野风烟望远”为主题的园林。元代以平远山水著称的大画家倪云林,曾为之写过“平野轩图”。明代,扬州园林复兴,见于著录者甚多。园林构筑,有简有繁。简者,一园一景,重在意趣,如“苜蓿园”,园中尽种苜蓿,故名,景物极其简单。此种园林的作法,自唐宋以来,层出不穷,传流不绝,成为扬州园林中最为普及的一类。繁者,一园多景,构筑复杂,在有限的空间里,布局众多的山水胜境,采用了“不余其旷则不幽,不行其疏则不密,不见其朴则不文”的山水画法,因山行水,自然成章,给人以无限的感觉。如郑侠如在宋人朱氏园故址所筑之休园便是,园中楼台亭阁,山水花木,应有尽有。到了清代,特别是乾隆年间,扬州的官僚商贾,为了邀恩宠赏,在清帝南巡的路线上,竞相构筑园林,扬州园林出现了鼎盛的局面,城市山林,遍布街巷;湖上园林,罗列两岸。清朝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余于乾隆五十二年秋始到,其时九峰园、倚虹园、筱园、西园曲水、小金山、尺五楼诸处。自天宁门外起,直到淮南第一观,楼台掩影,朱碧鲜新,宛入赵千里仙山楼阁中。”这个时期的园林,尤以湖上园林为盛。从城东三里上方山禅智寺的“竹西芳径”起,沿着漕河向西延伸到蜀冈中峰大明寺的“西园”,另由大虹桥向南,延伸到城南古渡桥附近的“九峰园”,约有大小园林六十余座。特别是从北门城外的“城闉清梵”起,到蜀冈平山堂坞,“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几无一寸隙地。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景,其实是一座座园林。因而,历来有“扬州以园亭胜”的说法。乾隆过后,特别是由于嘉庆年间盐业衰败,扬州园林也随之中落了。清末民初,随着经济的衰落,交通的失利,扬州园林走下坡路。只是在市井中的一些私园得以延续,保留至今。二、扬州园林的数量与分布扬州的园林,从南朝徐湛之营构亭馆时起,迄今已有一千几百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园林发展史中,见于史书记载的园林数以百计。扬州现代学者朱江先生在其所著《扬州园林品赏录》一书中,收录诸家著述,记载的园林竟达二百四十余所。可以想见,“处处是烟波楼阁”(谢溶生:《扬州画舫录》序),“园林多是宅”的历史记载一点也不过分。然而,由于年代久远,战乱不断,扬州园林屡遭劫难,诸多园林,到了清朝,“按图而索园观之,成黄土者七八矣”(《扬州画舫录》)。明清以前所建园林,大多毁没无闻,或无法稽考。扬州现存园林,大多是清朝修建的。扬州园林,依其分布区域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城市山林与湖上园林。湖上园林主要集中在保障河一带(今瘦西湖一带),解放后,当地政府将这一带的园亭连成一片,集中修建成瘦西湖公园,向公众开放,如小金山、桃花庵、法海寺等景点至今尚在,整修成瘦西湖风景区。城市山林,多散布于市民众屋之间,且又藏于宅内,不易为人所明了。直至今天,整修开放的城区园林仅何园、个园、小盘谷等少数几处。难怪外地游客到扬州来,所见园林与“扬州以园林胜”的概念怎么也对不上号。其实,迄今仍有不少精美的宅园隐匿于民宅、机关之中,散布于小巷深处。这些园林,不是一天二天就可游览得了的,而必须慢慢地去觅去赏,方可领略其中的意趣。无怪乎清人袁枚在《扬州画舫录·序》中要说“闲居展卷,胜于骑鹤来游也。”扬州现存的一些古典园林(包括残存者)以及近些年新建的几处园林。i-font-family:TimesNewRoman;mso-bidi-font-family:TimesNewRoman;mso-ansi-language:EN-US;mso-fareast-language:ZH-CN;mso-bidi-language:AR-SA>城闉清梵”起,到蜀冈平山堂坞,“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几无一寸隙地。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景,其实是一座座园林。因而,历来有“扬州以园亭胜”的说法。乾隆过后,特别是由于嘉庆年间盐业衰败,扬州园林也随之中落了。清末民初,随着经济的衰落,交通的失利,扬州园林走下坡路。只是在市井中的一些私园得以延续,保留至今。二、扬州园林的数量与分布扬州的园林,从南朝徐湛之营构亭馆时起,迄今已有一千几百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园林发展史中,见于史书记载的园林数以百计。扬州现代学者朱江先生在其所著《扬州园林品赏录》一书中,收录诸家著述,记载的园林竟达二百四十余所。可以想见,“处处是烟波楼阁”(谢溶生:《扬州画舫录》序),“园林多是宅”的历史记载一点也不过分。然而,由于年代久远,战乱不断,扬州园林屡遭劫难,诸多园林,到了清朝,“按图而索园观之,成黄土者七八矣”(《扬州画舫录》)。明清以前所建园林,大多毁没无闻,或无法稽考。扬州现存园林,大多是清朝修建的。扬州园林,依其分布区域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城市山林与湖上园林。湖上园林主要集中在保障河一带(今瘦西湖一带),解放后,当地政府将这一带的园亭连成一片,集中修建成瘦西湖公园,向公众开放,如小金山、桃花庵、法海寺等景点至今尚在,整修成瘦西湖风景区。城市山林,多散布于市民众屋之间,且又藏于宅内,不易为人所明了。直至今天,整修开放的城区园林仅何园、个园、小盘谷等少数几处。难怪外地游客到扬州来,所见园林与“扬州以园林胜”的概念怎么也对不上号。其实,迄今仍有不少精美的宅园隐匿于民宅、机关之中,散布于小巷深处。这些园林,不是一天二天就可游览得了的,而必须慢慢地去觅去赏,方可领略其中的意趣。无怪乎清人袁枚在《扬州画舫录·序》中要说“闲居展卷,胜于骑鹤来游也。”扬州现存的一些古典园林(包括残存者)以及近些年新建的几处园林。
推荐阅读:
北美冬青扦插育苗之硬枝扦插
北美冬青扦插育苗之嫩枝扦插
如何种养香花槐
大立菊栽培养护技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