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境与“西溪山水小品” |
|
来源:杭州网 作者:朱馥生 日期:[2006-3-25] |
|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欣赏画家宋一洲的西溪山水小品,使我有如同读诗的感受。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古人常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与画之所以相通相融,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意境。
我国的画家与诗人,均重作品的意境。“境”是境界、境地,是一个可以闻见可以触摸到的实体,而“意”却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具象的升华,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高级产物。“意”、“境”二字连成一个词语,就说明这是一个虽不能触摸到、但能凭心灵感觉到的心灵世界,它成给人以愉悦美妙的享受。读宋一洲的画,就使我获得了这一份享受。
读宋一洲的画,使我想起已故著名书画家余任天。余老常在作画前读诗、做诗,待心中有意境再下笔,有时把作画过程中萌生的意蕴写成一首诗。这种“意在笔先”、“画就诗成”的创作过程是我国画家的优秀传统,它为当代中青年画家提供了一个范例,值得继承和发扬。
宋一洲创作的西溪山水小品,具有诗词创作的特征。这就是高度的概括与提炼。这一种概括与提炼是东方文化的最高层次的创作手段。古代优秀的哲学家用“太极图”的八卦卦象来解释世上万物、人间百象,古今大诗人大词家,可以用数十个方块汉字表述他对感知到的外部事物、景观的风华神韵。至于南宋画家马远、夏硅,以概括与撷取等手法表现景物的全部与精华,更是尽人皆知。宋一洲能继承这一创作手法是十分可贵的。他用高度的抽象与提炼画出了西溪这块湿地的空灵、隐逸与野旷的意境韵味,同时使他的作品具有十分强烈的艺术个性,能予人以深刻印象。
宋一洲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对我国文学有良好的基础;青年时代长期接触西溪这一块湿地,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他对西溪情有独钟,决非偶然。他虽非专职画家,但他从事的传媒专职,使他的画作具有与时代同步,为新生事物讴歌及敢于创新、大胆取舍的特点。他的构图典型而简括,笔墨秀润空灵,善于表现江南山川烟水苍茫、幽深虚明、隐藏而不张扬、神似而虚幻的境界。
宋一洲是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的书法神采奕奕、拙而不俗,兼收并蓄,自成一格。我看到过他的一幅书法:“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宋张先句)以此来题他的西溪小品,可谓书画合壁,相得益彰。希望能多在画作上题录诗词,合诗画于一幅,则更能体现作品的意境美与中国文人画的特色。
“水清观游鱼,树绿泛飞鸟”。宋一洲的西溪山水小品系列,为正在营建中的西溪湿地景观描述了充满画意诗情的田园水乡与怀旧思古的梦幻旅游地的前景。这是我喜欢这组小品画的又一重大原因。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