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品应用 | 工程撷影 | 项目管理 | 施工技术 | 工程监理 | 工程养护 | 下载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施工技术 >> 理水工程 >> 正文
·土方工程 ·筑山工程 ·理水工程 ·园路工程 ·种植工程 ·其他
 

 

广州“水浸街”问题探析
 
来源:广州市市政园林局 作者:乔武康、万金柱、熊林 日期:[2005-11-15]

    在广州,“水浸街”现象时有发生,已成为了群众投诉的一个热点,也成为市政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难点,必须下大力进行解决。

    一、广州市“水浸街”的状况

    广州位于珠三角地区,每年夏季或多雨季节城区的部分地区便会出现水浸街,老百姓深受其苦,不胜其烦。据统计,全市(八区)共出现水浸点224个,其中水深30厘米以上的水浸点有56处。在今年6月5日,广州持续下了近6个小时的暴雨,最大降水量为214毫米,最深水位达1.2米。暴雨使机场路到火车站、内环路部分路段、解放北路、康王中路、中山八路等路段严重积水,造成交通受阻;部分路段交通事故量较平时上升了20%。芳村区、荔湾区等多户民房浸水严重,最深水位达1米。

    二、“水浸街”产生的原因

    出现“水浸街”,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自然因素。

    1.广州城市整体海拔较低,地形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平坦而低洼,城市排水系统直接受到珠江涨潮的影响,而且在荔湾区、海珠区的一些街巷的地面标高达6.5米。当强降雨又恰逢珠江水涨潮时,虽然市内4大人工湖的水位已经超出警戒线水位,但仍低于水闸外面珠江的水面,造成人工湖收集到的雨水不能及时排走,甚至还通过河涌反顶倒灌,使部分地面形成水浸。

    2.由于部分河涌河道宽度不规则,在有的河段形成瓶颈,影响排水。如中山一立交和天河立交,由于沙河涌上游宽达40米,至此路段时突然减至10来米,泄洪不及,常常造成水浸。

    3.广州地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700.4毫米,并集中在梅雨季节和台风季节。当瞬时降雨量超出排水设施的排泄能力时,势必造成水浸。如今年6月5日、21日的几场暴雨,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许多排水设施排水速度跟不上降雨速度,导致市内多条街道、马路出现短时水浸。

    (二)防洪设施滞后。

    1.排水系统不完善。原城乡结合部大多无完整的排水系统,排水方式多是边沟排水或直接排入低洼地点,且道路狭窄,排水设施残损,使积水无法及时排出。如,广州大道五羊新城下沉隧道和水荫二横路下沉隧道,均是由于排水系统阻塞,成为新的水浸点。

    2.排水管网不合理。旧城区的排水系统是雨污合一,防洪排涝标准低,与市政道路不配套;排水管网日渐残旧,管道下塌、堵塞,排水功能大为削弱。如荔湾区内的很多排水管为瓦管,而且年久失修,水浸情况更为突出。

    3.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偏低。我市城市主干道的收水井是按两年一遇的标准设计,次干道的路面、桥面收水井是按一年一遇的标准设计,在瞬时降雨量大时,容易造成排泄不及时;个别居民小区和城乡结合部的排水设施比城区标准更低,多是一些小口径的排水管道,且未与市区管道联网。

    4.排水泵站功率不足。当受到珠江潮水顶托时,市内河涌无法开闸放水,只能靠泵站抽升排放,而泵站功率不足,亦会造成排泄不及时。

    (三)人为因素。

    1.市民意识跟不上。有的商家将油污排入下水道后,造成水道堵塞;有的市民将垃圾直接倒入市政井,造成排水管道淤塞。据调查,因垃圾等障碍物阻塞排水通道造成水浸占总数的35%。

    2.施工破坏。有的施工单位随意将泥浆水、水泥油直接排入市政管渠;有的破坏了原有排水系统,没有及时修复;有的遗留未完的排水工程;有的不注意将排水设施及时迁改等,造成水浸。如天源路元岗牌坊、东山口、福今路口等由于地铁施工造成污水管堵塞;内环路很多管道无基础,造成下沉错口甚至完全淤塞。

    (四)其它因素。

    1.因排污排水不分,沉积物不断增多,使周边河涌的河床不断升高,大大降低了河涌的泄洪排水能力。

    2.目前的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和土地开发均未能很好与城市水利相衔接,旧有的排水设施超负荷运转,一些原有作为雨水主要排泄渠道的农田排灌设施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增加了水浸的次数。

    3.缺乏一套完善的检测评估和养护手段,导致排水管道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腐蚀、积泥堵塞甚至塌陷时,无法进行及时的检查、养护和修复,大大制约了排水能力。

    4.没有编制雨水规划,对雨水流向的掌握比较被动,防范措施跟不上。一旦出现问题就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忙于应付。

    三、对解决水浸街问题的建议

    要彻底解决“水浸街”问题,并不是疏通某些河道,搞一两个工程就能彻底解决的,它涉及到整个城区规划、排水管网改造等多个方面。因此,我们建议:

    (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群众利益无小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水浸街”改造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从群众的长远利益着眼,加快城市规划和排水管网的改造,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现有的水浸点;加强对新建设施排水管网建设和施工的监管力度,避免造成新的水浸点,从而把“水浸街”的专项整治向纵深推进,真正让广州市民早日告别水浸之苦。

    (二)加强防范。加大抢险队的巡查力度,加强对市政设施的清疏和巡查,确保排水设施通畅;抓好清淤和截污工作,提高流花湖、荔湾湖等4大人工湖的泄洪和蓄洪能力;完善抢险救急预案,对水浸敏感点,要尽可能减少水浸时间,把水浸对市民的影响减至最低。市政园林局将于近期投入300万元的专项资金,拟增加30台潜水泵、15台污水泵车以及柴油发电机等设备,以解决抢险方面的物资需求。

    (三)及早制定改造计划。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出水浸的根本原因和解决办法,制定年度水浸街整治计划;根据国内外先进经验,科学制定城市雨水规划,确定雨水排放河涌,对不符合规划的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对于近期投诉较多、小范围的水浸点,其改造资金相对较少,见效又快,可优先改造完善。市政园林局决心用3年的时间解决水浸街问题,去年已投入1100万元进行整治,使市区25条主干道基本告别水浸;今年将再投入1000万元,重点整治20多个水浸黑点和死角,进一步提高排涝能力;对需要以“片区”规模进行管网改造的工程,将列入明年“水浸街”改造计划。

    (四)加大资金投入。水浸街是长期历史积留的问题,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近几年来,我市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解决重点街道黑点和死角,各区亦视情况投入资金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目前仍有一些难点需要解决,建议市政府进行适当的资金补助,由市区两级联手解决;对一些无完整的排水系统或排灌系统已受破坏、不能满足排水要求的原城乡结合部,建议市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对单独改造“城中村”的排水管网难以奏效,需结合“城中村”改造进行大规模改造,建设和完善排水管网的,应加大“城中村”专项改造资金的投入。

    (五)与污水系统建设有机结合。结合污水工程总体规划,统筹完善全市现有的排水管网,对淤塞严重的河涌进行清淤处理,以恢复河涌的泄洪、排洪功能;在有条件地区逐步进行雨、污分流,并完善内街的排水系统。

    (六)重视新建工程、扩建城区的排水问题。提高我市新建工程的设计标准,城市次干道路面收水干管应按两年一遇的标准设计,主干道应按3年或4年一遇的标准设计;新扩建城区的排水系统应加密收水井,提高一级设计排水干管管径;对地势较低的新城区,应视区域大小集中兴建提升泵站。

    (七)加强对现有排水设施的管理。督促各有关单位加强日常管养和巡检,经常清疏、维修排水设施;对因内环路施工、地铁施工、污水治理截污等损坏原有排水系统的,应尽快敦促责任单位对其进行整改和完善;对随意向下水道、排水管井倾倒垃圾、渣土等废弃物,破坏排水设施的,要加大惩处力度,处以重罚;同时要加强宣传,培养和提高市民爱护设施、自觉同破坏设施的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编辑:灯台树
 文章搜索
关键字  
类别一  
类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