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况】:人民广场是上海的心脏、肺腑,是上海市政府的露天客厅。
人民广场总体布局以设计条件图为依据,以市政大厦为中心,由人民公园——市政大厦——博物馆构成广场的中轴线。在市政大厦与博物馆之间辟建中心广场,在轴线两侧设东、西副广场。人民广场在解放前是帝国主义的跑马场,解放后改为集会广场,1993年改建为绿化广场,既有时代气息又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园林广场。
中心广场是外方内圆的下沉式旱泉广场,设有发光玻璃台阶、上海市版图和地下喷泉、彩色花岗石镶嵌地坪,造型秀丽、纹样典雅、融灯柱、声柱和花篮为一体的装饰性紫铜花钵、石灯笼鼓凳,广场灯。6幅以上海历史文化为题材的花岗石浮雕——“申”、“沪”、“纺织始祖”、“科技先辈”、“和平”、“友谊”。由上述传统设计元素、手法,烘托出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以体现“浦江之光”的寓意,使广场融入历史文化的内涵。
广场绿化设计采用现代配置手法,颇具时代气息。人民广场以绿化为主。广场外围绿化以香樟、雪松和灌木构成环状复合常绿林带,以增加广场绿化氛围,并把近百座体形粗俗、布局纷乱的工事构筑物隐蔽其中,并把外部喧闹繁杂的环境与广场分隔。广场内部则以低矮灌木、花丛草地为主,形成开阔、明快的绿化空间,供游人散步、休息。
广场绿地采用喷灌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和无障碍设计。人民广场是设计人员大胆创新、攻克难关而设计建成为国内首创的大型旱地喷泉广场,供人们观赏彩灯、喷泉和游憩活动。
|